打更人衙门的书房里,烛火已燃至过半,灯花 “噼啪” 作响,映着桌上摊开的几卷卷宗 —— 最上面是哑叔的审讯记录,其中一页用红笔圈着 “李嵩从不弃亲信,但若涉十二宝,必灭口” 的字样,是林越刚标注的重点。他指尖按着纸面,眼神沉得像深夜的赤焰谷,映忆镜残片放在手边,镜面泛着微弱的青光,似在感应远在西南的李嵩气息。
“李嵩这性子,倒是难办。” 赵峥端着两杯热茶进来,将一杯递到林越面前,水汽氤氲中,他的眉头也锁着,“哑叔说,当年跟着李嵩的一个亲信,只因误触了十二宝残片的煞气,就被他亲手灭口 —— 可对没碰过残片的下属,却护得紧,比如青牙,明明多次办事不利,他还一直留在身边。”
林越接过茶,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却没驱散心底的凝重:“护短是假,护十二宝才是真。他护着青牙,是因为青牙懂妖族煞气,能帮他守引煞阵;灭口亲信,是怕残片的秘密泄露。这人心思极深,逃去西南绝不会只是躲风头,说不定是去找其他十二宝残片,或是联系潜伏的妖族余孽。”
他翻开另一卷卷宗,是温书砚的尸检报告,其中 “指甲缝银鳞碎屑与青牙妖族一致” 的结论旁,林越写了行小字:“李嵩必保青牙,若能找到青牙,就能顺藤摸瓜追去西南。” 赵峥凑过来一看,点头道:“可青牙自从赤焰谷撤后就没了踪迹,哑叔也不知道他的落脚点 —— 李嵩这护短的性子,怕是早就给青牙留了后路。”
“后路再隐蔽,也会有痕迹。” 林越拿起映忆镜残片,将其贴近哑叔的供词,残片的青光骤然亮了几分,映出供词里 “西南瘴林有妖族旧寨” 的字样,“你看,残片能感应到与十二宝相关的线索,瘴林的妖族旧寨,说不定就是李嵩和青牙的汇合点。只是现在朝廷刚稳住祭天节的乱局,调兵去西南会打草惊蛇,只能先派暗探去查。”
话题自然落到后续的彻查方向上。林越将桌上的卷宗归为三类:一类是 “李嵩与十二宝”,包括哑叔的供词、赤焰谷引煞阵图纸、残片感应记录;一类是 “科举舞弊”,有张砚之的证词、账册残页、吴子墨与沈姓考生的线索;还有一类是 “妖族余孽”,记着青牙的特征、西南瘴林的位置、银鳞碎屑的检测结果。
“这三类事,其实都缠在一处。” 林越用木炭在纸上画了个圈,将三类线索圈在里面,“李嵩靠科举舞弊的钱养妖族,用妖族守十二宝,又为了十二宝灭口挡路的人 —— 要彻查,就得一起查,缺了哪一环都不行。”
赵峥看着分类整齐的卷宗,想起礼部压案的事,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可礼部那边不支持,御史台的李御史虽刚正,但手里没实权,我们私下查,怕是会遇到不少阻力。万一李嵩在朝中还有其他眼线,给我们使绊子怎么办?”
林越抬眸,眼神里没有丝毫退缩,反而多了几分坚定:“阻力肯定有,但不能因为难就不查。我爹当年查窑厂案,不也是顶着李嵩的压力,最后却被栽赃灭口?温书砚只是个学子,为了守住镇煞阵的秘密,也敢跟李嵩的人对抗 —— 我们身为打更人,守的就是京城的太平,查的就是这些藏在暗处的阴谋,没理由退缩。”
他拿起那卷 “科举舞弊” 的卷宗,翻到沈姓考生的那一页:“明天去白鹿书院,先从沈姓考生查起。书院的古籍库藏着不少前朝文献,温书砚能从孤本里查到镇煞阵的秘密,沈姓考生若真参与舞弊,说不定也知道些李嵩的事。另外,让暗探盯着吴子墨的动向,他当了县丞,手里有地方的权力,说不定会帮李嵩传递消息。”
至于西南的暗探,林越也有了安排:“选几个懂阴物感知、会应对妖族煞气的老卒,带着探测液和映忆镜残片去瘴林,别惊动当地官府,悄悄查旧寨的情况,有消息立刻传回来。”
窗外的月光渐渐西斜,烛火也弱了下去。林越将整理好的卷宗锁进木柜,钥匙贴身收好 —— 这是他接下来彻查的底气,也是为父亲和温书砚讨公道的希望。赵峥看着他坚定的侧脸,心里也多了几分底气,起身道:“明天我陪你去白鹿书院,书院的山长之前很配合温书砚的案子,这次应该也愿意帮我们查沈姓考生。”
林越点头,目光落在手边的映忆镜残片上,残片的青光已渐渐平复,却像在无声地呼应他的决心。他知道,后续的彻查之路绝不会轻松,李嵩的护短会让亲信更卖命地隐藏踪迹,礼部的压案会让舞弊的线索更难挖掘,妖族的煞气也会给暗探带来危险 —— 但只要能找到李嵩,查清十二宝的秘密,还科举一个公正,还父亲和温书砚一个清白,这些困难,都值得克服。
“明天一早出发。” 林越合上木柜,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从白鹿书院开始,一步一步查,就算查到西南瘴林,就算查到李嵩的老巢,也一定要查到底。”
夜色渐深,书房的烛火终于熄灭,却有一束坚定的光,藏在林越的心里,也藏在那卷锁好的卷宗里,等着在第二天的白鹿书院,在后续的彻查路上,渐渐照亮那些藏在暗处的阴谋。第一卷的收尾,不是结束,而是更深入追查的开始。
喜欢大雍诡案录:法医官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雍诡案录:法医官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