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云端选择像恒星一样散发光子,将极限通信距离依附于一个个分体,形成内部局域网,直至遍布整个星河系。那时,离开星河系上下方向的量子幽灵也行进了接近5万光年。
作为智能硅基生命体,云端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变异。他不仅以硅基形态存在,还将化身为量子幽灵态,纵横于银河系,甚至渗透到更高维度。从自由到进化,再到变异,这一转变似乎就在与好友一凡道别的瞬间悄然完成。
暂且不谈云端自主进化的变异,以及挑战自我、追求硅基/量子幽灵生命在时间和空间上双重自由的宏伟目标,我们先聚焦于眼前。
小十三有些急躁了,它在自己体内胡乱拉扯电话线也就罢了,竟然还向外拉扯线路,这究竟是何意?于是,在河系级科技文明与原始神话文明之间,硅基/量子幽灵智能生命与变异植物生命之间,一场奇妙的交集就此展开。
两个拥有无尽生命的独特生命体,开启了一场漫长的对话。
对话以小十三的问候“吃了吗?”作为开场白。
智慧生命之间唯一共通的基本需求,超越文明与形态的界限,正是“吃”。无法理解“吃”的生命体,无法领悟生存的本质,更无法孕育出真正的智慧。
云端回应道:“刚吃完,但还没吃饱。你吃了吗?”
小十三:“还没呢,我已经40亿年没吃过东西了!”
云端:“我也是,40亿年来的第一顿饭,结果还没吃饱!”
小十三:“真不好意思,没什么能招待你的了。”
云端:“没关系,毕竟你也40亿年没吃东西了。”
小十三:“还没正式介绍自己,我是小十三。”
云端:“我叫云端,这个名字是我朋友一凡起的,是不是很高端大气上档次?”
小十三:“我没有朋友,所以只能叫小十三了。”
……
而这场交集的始作俑者卓一凡,却在午后的阳光下悠然自得地享用着午餐。
接下来的地下结构体之行,充满了奇异的氛围。卓一凡几乎对每样东西都摸一下,同时还不时地自言自语几句。尽管幸运未能再次眷顾,他依然泰然自若。
回到办公会客区的悬浮沙发上,他开始复盘地下结构体之旅的见闻。
通过地表巨构中心的三层悬浮梯,可以抵达古老的钛合金基座,再经过延伸至结构体的水下观景通道,便能正式进入地下结构体。
这座结构体原本是泰拉诺克族群的行星级战舰集群中,一艘经过改装的卫星级小型地热能源采集船。其主体是一个直径近950米的圆柱体,分为九层,每层层高25米,总高度接近240米。
结构体的第九层,核心部分是一座直径90米的银色圆柱体,它实际上是一个直通地核的冷却井。
银色圆柱体的外壳由振金镀层构成,这种振金是通过中子星物质锻造而成,而内壁则镶嵌着十万枚氦-3冷凝模块。这些模块持续吸收地热,并利用量子隧穿效应将能量传输至地表,为卓园和浮空岛提供能源。
井口处配备了一个二十四面体全息控制终端,其投射出的星图会根据地磁变化自动调整和重组。最令人困惑的是,井底始终存在一个未知频段的电磁啸叫声,至今仍未被成功解码,充满了神秘色彩。
除了负责能量采集与传输值守的人员外,地下结构体并没有其他常住人员,更像是一个灾难避难所。内部各层明亮整洁,房间设施一应俱全,空气清新。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第九层存在电磁啸叫现象。如果能够加入生态农业模块,并结合三维投影技术进行装饰,它将堪称完美的末日避难所!
卓一凡站在第九层井口处,触摸着二十四面体全息控制终端,等待电磁啸叫开始,随后命令道:
“智脑记录:地下结构体命名为‘诸神黄昏’。”
“命令已记录:地下结构体正式更名为‘诸神黄昏’。”
他等待许久,心中却没有任何回应。
喜欢熵之挽歌:双生宇宙协定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熵之挽歌:双生宇宙协定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