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00年1月25日
地点:南非开普殖民地,开普敦港及周边集结营地。
整个开普敦地区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兵营和物流中心。港口内,悬挂着米字旗的运输舰桅杆如林,蒸汽吊臂昼夜不息地将成箱的弹药、军需物资和骡马卸下码头。一队队穿着卡其色军服、头戴热带遮阳帽的英军士兵,排着长长的队列,从运输舰上踏上非洲的土地。他们中间不仅有不列颠本土的军团,还有来自加拿大、印度的士兵,肤色各异,但脸上基本都呈现出迷茫和凝重的表情。
新任远征军总司令弗雷德里克·罗伯茨伯爵和他的参谋长赫伯特·基钦纳勋爵站在港口附近的山坡上,俯瞰着这片喧嚣的场景。
“基钦纳,我们的孩子们到了。”罗伯茨的声音平静,但带着一丝决心,“布勒爵士的失败,必须用胜利来洗刷。帝国的荣誉,不容玷污。”
基钦纳拿着厚厚的花名册和物资清单,一丝不苟地汇报:“元帅阁下,截至目前,我们已经集结了超过12万部队。装备方面,首批换装的李-恩菲尔德MK I短步枪已配发至主力部队,射速和可靠性显着提升。新增的120门马克沁重机枪和 80门新型18磅野战速射炮也已到位。我们还带来了实验性的无线电通讯车,希望能改善前线指挥。”
他顿了顿,补充道:“根据情报,布尔人似乎也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一些支援,其实力也有所增强,但无论他们得到什么,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都是徒劳的。我们的战略也很清晰:利用铁路和压倒性兵力,稳步推进,碾碎奥兰治自由邦,然后直捣德兰士瓦的心脏!”
罗伯茨点点头,目光投向北方:“告诉小伙子们,休息三天,检查装备。3日后,我们向布隆方丹进军!”
---
时间:1900年1月30日 - 2月15日
地点:奥兰治自由邦南部,通往布隆方丹的沿途。
英军庞大的队伍如同一条巨蟒,开始沿着铁路线向北稳步推进。与之前布勒爵士的莽撞不同,罗伯茨采取了极其谨慎的“步步为营”战术。每前进一段距离,便停下来修建坚固的碉堡和营地,确保补给线安全。
布尔军将领路易斯·博塔和克里斯蒂安·德韦特试图利用骑兵机动性进行骚扰和突袭。他们手中的毛瑟步枪和机枪,确实给英军前锋和侧翼巡逻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冷枪时常也能放倒英军军官和炮兵观察员。
2月8日,帕尔德堡附近,一支由德韦特亲自率领的约3000人的布尔骑兵,试图突袭英军一个正在构筑阵地的步兵旅。布尔人利用其熟悉地形优势,秘密接近,在到达预定距离后突然开火,毛瑟步枪的齐射和机枪的扫射瞬间放倒了上百名英军士兵。
然而,英军反应也极为迅速。随行的18磅炮群立刻根据大致方位进行压制射击,新型速射炮的高射速将布尔人藏身的河谷炸得烟尘滚滚。同时,装备李-恩菲尔德短步枪的英军步兵迅速依托临时工事进行反击,火力密度也远超布尔人。一个英军骑兵团也从侧翼包抄过来,虽然布尔骑兵机动力更强,但在绝对的火力优势下,最后,德韦特也不得不下令撤退。
之后的半个月时间里,这样的接触战频繁发生,双方互有伤亡。但布尔人依旧无法阻挡英军整体的推进,他们的机动空间被一步步压缩。
---
转眼时间来到1900年2月18日,布隆方丹城郊外。
英军主力终于到达了布隆方丹城下。奥兰治自由邦总统马蒂纳斯·斯泰因深知首都难守,但为了自由邦的尊严,仍下令进行坚决抵抗。布尔军队在城郊依托山丘、农场建筑构筑了层层防线,配备了他们最好的武器,包括5门性能尚可的速射炮(大夏支援的18磅炮。)。
2月18日清晨,英军集结好军队后,立即开始总攻。
英军集中了超过200门各型火炮,对布尔军阵地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猛烈炮击。这次炮击不仅使用了高爆弹,还首次大规模使用了装填苦味酸炸药的炮弹(秘密“抄袭”大夏技术)。这种烈性炸药爆炸时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明亮的黄色火焰,摧毁力惊人,给防守的布尔军士兵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震慑和物理杀伤。
炮火延伸后,英军步兵以散兵线发起冲锋,不再是过去密集的队形。他们手中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射速提升明显,在接近战中对布尔人形成了火力压制。布尔士兵虽然英勇,用毛瑟步枪精准还击,马克沁机枪也喷吐出火舌,但面对绝对优势的兵力和铺天盖地的炮火,防线开始一段段被突破。
战斗异常惨烈,逐屋逐巷的争夺在布隆方丹郊区展开。布尔人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进行顽抗,给英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在英军绝对的实力面前,抵抗终究是徒劳的。
2月27日,在经历了十天残酷的攻防战后,英军终于突破了最后一道防线,攻入布隆方丹市中心。斯泰因总统率领残部向东北方向撤退,与博塔的主力汇合。
此次布隆方丹战役双方可谓伤亡惨重:
英军:阵亡约1200人,伤约3500人。(因布尔人顽强抵抗及德式武器的支援,伤亡远超原历史同期)
布尔军:阵亡约800人,伤约1500人,被俘约2000人,丢失了大量物资和火炮。
罗伯茨元帅在肃清残敌后,骑着马进入这座奥兰治自由邦的首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和基钦纳脸上并无太多喜色。布尔人的顽强和他们展现出的火力,远超预期。这场战争,远未结束。他们知道,更艰苦的战斗——征服德兰士瓦,还在后面。
而在遥远的洛伦索-马贵斯,安全处特工扬·范德默韦收到了布隆方丹陷落的消息。他面无表情地写下密报:“……英国虽胜,然代价惨重,血流不止。布尔人元气未丧,可退入德兰士瓦及广袤草原,战事必将迁延。帝国之策,成效显着。”
大夏帝国暗中的推手,让这场帝国战争变得更加血腥和漫长,而这一切,正符合洪天佑的期望。
喜欢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