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活泼可爱的曾孙,王大婶和王干部更是感慨万千。王干部看着苏念桃:“当年谁能想到,一个农村姑娘,能创下这么大的家业?‘念桃食品’现在全省都有名,还有非遗联名款,连我那孙子都爱吃你们的‘桃小鲜’,说‘这是奶奶辈的品牌,年轻又好吃’。”
“都是一步步熬出来的。”苏念桃感慨道,“中间也遇到过不少坎,仿冒侵权、厂房升级、外资冲击,好几次都差点撑不下去。但我始终记得,当年在红星大队,大家对我的信任,记得王主任你说的‘要守住初心,踏实做事’。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没敢丢了品质,没敢忘了解决。”
“你做到了。”王干部郑重地说,“现在红星大队也变样了,修了柏油路,建了文化广场,不少人靠着种植蔬菜、加工农产品致富,都是跟着你当年的路子走。大家都说,没有你苏念桃,就没有红星大队的今天。”
王大婶也说:“是啊,现在村里的老人都还念叨你,说你是咱们红星大队的骄傲。我这次来,还特意给你带了村里新榨的花生油,是用当年你教大家种的花生榨的,香着呢!”
苏念桃接过王大婶递来的油桶,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当年红星大队的滋养,离不开老友们的支持。那些艰难岁月里的情谊,就像灵泉水一样,滋养着她,让她在创业路上始终不敢懈怠。
中午,苏念桃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家常菜。灵泉水煮的青菜、自家腌的酱菜、陆沉渊炖的鸡汤,还有王大婶带来的山楂做的山楂糕。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话题从当年的公社生活,聊到现在的农村变化,从苏念桃的创业经历,聊到“念桃食品”的传承。
“现在的年轻人真幸福,有这么好的条件。”王大婶看着苏承泽,笑着说,“承泽这孩子,生在蜜罐里,以后一定要让他多听听你当年的故事,学学你的坚韧和诚信。”
“我会的。”苏念桃点点头,“我经常给承泽讲当年在红星大队的日子,讲怎么种青菜、怎么腌酱菜,讲做人要诚实、要坚持。我希望他能记住,不管时代怎么变,这些最根本的东西不能丢。”
陆沉渊说:“念桃这一辈子,最看重的就是情义。当年跟着她创业的老员工,她都给了股份和养老金;当年帮助过她的人,她都记在心里,想方设法回报。‘念桃’能走到今天,不仅是因为品质好,更是因为她的人品好。”
王干部深有感触:“做人先做事,做事先做人。念桃你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你守住了做人的底线,守住了创业的初心。现在很多年轻人创业,总想走捷径,急功近利,其实最该学的就是你这份踏实和坚韧。”
下午,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客厅,暖融融的。大家坐在沙发上,翻看苏念桃珍藏的老照片——有当年在红星大队和姐妹们的合影,有第一家酱菜店的照片,有厂房升级后的合影,还有苏承泽满月时的全家福。
“这张照片是1979年拍的,你看你,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却笑得那么灿烂。”王大婶指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眼眶红红的,“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们都老了,你却把日子过成了我们当年不敢想的样子。”
苏念桃看着照片上年轻的自己,心里满是感慨。当年那个在寒风里吆喝卖酱菜的农村姑娘,如今已经儿孙满堂,事业有成。这一路走来,有汗水,有泪水,有挫折,有喜悦,但更多的是温暖和感动。
夕阳西下,王大婶和王干部要回去了。苏念桃给他们装了满满的酱菜、山楂糕和自家种的青菜,依依不舍地送到门口:“以后常来玩,我带你们去看看‘念桃食品’的新厂区,去看看我们捐建的希望小学。”
“一定一定。”王干部握着苏念桃的手,郑重地说,“念桃,你是个了不起的人。希望你以后好好享受生活,安度晚年,也希望‘念桃食品’能代代传承下去,成为真正的百年品牌。”
“我会的。”苏念桃点点头,眼里闪着泪光,“谢谢你们来看我,这些年,辛苦你们还惦记着我。”
看着王大婶和王干部远去的背影,苏念桃心里满是感慨。岁月流转,时代变迁,当年的青涩姑娘已成奶奶,当年的公社干部也已白发苍苍,但那份在艰难岁月里结下的情谊,却始终没有改变,反而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香。
陆沉渊轻轻搂住她的肩膀:“别难过,以后我们可以常回红星大队看看,看看老朋友,看看当年奋斗过的地方。”
苏念桃点点头,转身看向院子里的灵泉井和菜园。阳光洒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菜园里的青菜绿油油的,充满生机。她知道,自己的人生,就像这灵泉水一样,源远流长;自己的故事,就像这菜园里的青菜一样,在岁月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结出了最圆满的果实。
那些过往的艰难与荣耀,那些珍贵的情谊与初心,都已沉淀在岁月里,成为她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而未来的日子,她会带着这份财富,继续在小院里,安享天伦之乐,回忆往昔,珍惜当下,让这份传奇人生,在岁月静好中,画上最圆满的句号。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