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念桃食品”厂区,被一层金红的梧桐叶铺成了暖色。办公楼前的广场上,红色横幅“念桃食品管理权交接仪式”格外醒目,两侧站满了身着统一工装的员工——有跟着苏念桃创业二十年的老伙计,也有近年加入的年轻面孔;台下还坐着合作多年的经销商、市妇联的代表,以及苏念桃的家人,陆沉渊牵着苏母,陆向阳抱着刚上幼儿园的苏承泽,一家四世同堂,笑容温和。
上午十点,交接仪式正式开始。苏念桃穿着一身藏蓝色西装,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脸上没有丝毫不舍的落寞,只有欣慰的从容。她手里捧着一个暗红色的木盒,里面装着“念桃食品”的品牌印章、核心配方手册,还有一把灵泉井的钥匙——那是“念桃”的根,也是她创业初心的见证。
“今天,我站在这里,是想向大家宣布一件重要的事。”苏念桃走到话筒前,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声音沉稳而有力,“从今天起,我正式将‘念桃食品’的全部管理权,交给我的弟弟苏卫东。我只保留‘品牌创始人’的荣誉,不再参与企业的日常运营。”
话音落下,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老员工张桂兰眼眶红红的,用力拍着手,想起二十年前苏念桃背着酱菜跑集市的样子,如今她终于可以卸下重担,心里既欣慰又不舍;年轻员工们则带着期待,苏卫东跟着苏念桃历练多年,又有林晓的专业研发支持,他们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苏念桃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二十年前,我带着几样祖传配方、一口灵泉井,在村里的废弃仓库里创办了‘念桃’。那时候,我只想靠自己的双手,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让更多农村妇女有活干、有钱赚。二十年来,我们经历过仿冒侵权的打压,熬过政策调整的阵痛,顶住了外资品牌的冲击,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如今覆盖全省、拥有两个子品牌的食品企业,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在座每一位的心血,是家人的支持,是老顾客的信任。”
她的目光落在苏卫东身上,眼神里满是信任与期许:“卫东是我一手带大的,他跟着我跑市场、管生产,从一个懵懂少年长成了能独当一面的管理者。这些年,他踏实肯干,有责任、有担当,更重要的是,他懂‘念桃’的根,懂我们的初心。”
苏卫东走到姐姐身边,接过她递来的木盒,入手沉甸甸的——那不仅是管理权,更是姐姐二十年的心血,是苏家的责任。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着全场:“请大家相信我,我一定会接过姐姐的接力棒,守住‘念桃’的根基,带领企业稳步发展,不辜负姐姐的信任,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林晓站在苏卫东身边,也郑重承诺:“作为研发负责人,我会继续坚守传统工艺,同时不断创新,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让‘念桃’既保留本土特色,又能跟上时代潮流。”
苏念桃看着弟弟和弟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自己选对了接班人。但交接不是结束,而是传承的开始,有些话,她必须当面叮嘱,让这份初心永远刻在“念桃”的骨子里。
“卫东,林晓,还有在场的每一位‘念桃’人,今天我把‘念桃’交给你们,只有三个嘱托,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守住这三样东西,‘念桃’才能走得更远、更稳。”苏念桃的声音变得格外凝重,“第一,守住食材品质。”
她抬手指向厂区后方的灵泉菜园,那里的蔬菜正沐浴在阳光下,青翠欲滴:“‘念桃’的酱菜之所以好吃,之所以能让老顾客念念不忘,核心就是食材。我们的蔬菜,必须用灵泉水灌溉,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我们的发酵,必须遵循古法,45天自然发酵,不添加任何防腐剂、香精。哪怕成本再高,哪怕市场竞争再激烈,也不能动牺牲品质的念头。当年外资品牌低价倾销,我们没有降价,就是因为我们知道,品质是‘念桃’的命根子,丢了品质,就丢了一切。”
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都认真地听着,把这句话记在心里。经销商代表点点头,他们之所以愿意跟着“念桃”干这么多年,就是因为“念桃”的品质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第二,守住灵泉初心。”苏念桃拿起木盒里的灵泉井钥匙,轻轻摩挲着,“这口灵泉井,是‘念桃’的根。当年我就是靠这口井的水浇菜、腌菜,攒下了第一笔学费,创办了‘念桃’。这口井的水,不仅滋养了我们的产品,更滋养了我们的初心——让更多人吃到健康、地道的本土酱菜,带动更多农村妇女就业,回馈社会。”
她想起当年捐建希望小学、发起“念桃公益行”的日子,想起那些因为“念桃”而改变生活的农村妇女,语气越发温和:“以后,企业发展了,赚钱了,别忘了回馈社会。可以继续扩大公益帮扶,也可以帮助更多农村创业者,让‘念桃’的初心,像灵泉水一样,源源不断,滋养更多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