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苏念桃意外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源源不断地寄到厂里。信封上的地址五花八门,有偏远山村的,有小城镇的,还有大城市里想返乡创业的宝妈。苏念桃特意在办公室腾出一个抽屉放这些信,每天再忙都会抽出时间翻看,挑选典型案例认真回信。
有一封来自陕南山区的信,写信的是个叫赵晓燕的单亲妈妈,今年32岁,带着一个六岁的孩子,家里有几亩茶园,想把茶叶加工后卖掉,可不知道怎么申请生产许可证,也不懂怎么找销路,怕投入进去血本无归。“苏总,我看了你的书,知道你也是一步步熬过来的,我现在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走。我没什么文化,就想靠自己的力气和家里的茶园,给孩子挣点学费,让他能过上好日子。”信里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满满的渴望和焦虑。
苏念桃看着信,想起了当初的自己,心里酸酸的。她立刻回信,详细告诉赵晓燕:“首先不用急着办大型加工厂,先申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做茶叶初加工,前期可以和当地的茶叶合作社合作,共用他们的生产设备,这样能节省成本;销路方面,先从本地的茶馆、集市入手,小批量试销,也可以拍点采茶、制茶的视频发在网上,现在很多人喜欢原生态的农产品,慢慢积累客户;资金不够的话,你是单亲妈妈,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的扶持条件,可以找当地妇联帮忙推荐,申请贴息贷款,减轻压力。”她还特意附上了自己当初和合作社合作的合同模板要点,让赵晓燕参考。
还有一封来自邻省的信,写信的是个叫陈梅的农村妇女,今年45岁,会做手工布鞋,手艺很好,可只能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卖点,挣不了多少钱。她想扩大规模,可又怕做出来卖不出去,还担心没时间照顾年迈的公婆。“苏总,我看你书里说要平衡家庭和事业,可我公婆身体不好,离不开人,我该怎么创业呢?”
苏念桃回信建议她:“可以采取‘居家加工+邻里互助’的模式,找村里同样有空闲时间的妇女一起做,你负责教手艺、把关质量,让她们在家加工,你定期上门收活,这样你既能照顾公婆,又能扩大产量;销售方面,手工布鞋可以突出‘纯手工、透气舒适’的特点,卖给城里的年轻人或者喜欢传统手艺的客户,也可以和旅游景区的店铺合作,批量供货;不用一开始就做很多,可以先接订单再做,避免库存积压。”
最多的来信是关于资金和风险的。有个叫王丽的读者,跟着书里的方法开了一家小型农产品网店,可因为快递费太高、退货率高,没几个月就撑不下去了。“苏总,我按你说的从小成本起步,可还是亏了,是不是我不适合创业?”
苏念桃认真回信:“创业遇到挫折很正常,我当初也亏过钱。快递费高是因为你的单量少,你可以和周边的网店联合起来,一起和快递公司谈价格,能省不少钱;农产品退货率高,是因为包装没做好,你可以用泡沫箱加冰袋包装,减少破损,还可以在商品页面明确说明农产品的特性,降低客户的预期差;如果实在撑不下去,也可以先暂停网店,转而做本地配送,积累口碑和单量后再重新做线上,创业不是一条路走到黑,懂得调整方向也很重要。”
这天,苏念桃正在翻看信件,一封厚厚的信封引起了她的注意。信封上的地址是本省的一个偏远乡村,里面装着一沓信纸和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穿着朴素的年轻女人,抱着一个婴儿,身后是一间简陋的作坊,里面摆着几个陶坛。
写信的女人叫林春燕,今年28岁,她在信里说,自己看了《念桃创业心得》后,深受鼓舞,用家里的积蓄和申请的小额贷款,开了一家小型酱菜作坊,照着书里的配方和生产流程做酱菜。可刚做了两个月,就遇到了麻烦:当地有一家老牌酱菜厂说她模仿他们的口味,还质疑她的产品没有质量检测报告,让经销商不敢进她的货;更让她焦虑的是,因为资金有限,包装比较简单,客户反映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退货越来越多。
“苏总,我现在每天都睡不着觉,看着仓库里的酱菜,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不想放弃,可又实在撑不下去了,你能不能帮帮我?”信的末尾,字迹被泪水晕开了一片。
苏念桃看着照片里林春燕眼里的倔强和焦虑,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她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信里留下的号码。电话接通后,林春燕带着哭腔的声音传来:“苏总?真的是你吗?”
“是我,春燕。”苏念桃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你别着急,慢慢说,你的酱菜配方是自己研发的还是照着书里改的?质量检测报告有没有去做?”
“配方是照着书里的基础,加了我们当地的特产花椒,应该不算模仿吧?质量检测报告我还没来得及做,想着先卖起来再去办……”林春燕的声音充满了不确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