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粉末”带来的突破,如同给疲惫的探险队注入了强心剂,整个龙芯工业实验室的气氛为之一振。之前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被成功的喜悦和新的希望驱散。
苏小远立刻投入到对“X催化剂”作用机理的深度分析中。她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同步辐射等高端表征手段,试图解开那灰色粉末的神秘面纱。初步结果显示,这些来自星舰加工环境的纳米粉末,在冶金过程中并非简单地作为异质形核点,其表面附着的微弱生物活性物质和独特的能量场残留,似乎能在极短时间内“活化”Gd和Ho原子,促使它们以某种更高效的方式在晶界偏聚并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复合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就像给晶粒穿上了柔韧又坚固的“纳米铠甲”,极大地抑制了低温下的脆性裂纹萌生和扩展。同时,粉末本身在快速凝固过程中也起到了细化晶粒和优化析出相分布的作用。
机理虽然还未完全明晰,但效果是实打实的。这就足够了!
林枫根据这次成功的经验,迅速敲定了“龙芯二号”超低温钢的最终成分和工艺规范。王胖子则发挥他“人形自走加急单”的特性,迅速组织人手,清理出最大的那台中频感应炉,准备进行第一次全尺寸、标准流程的工业化试生产。
“兄弟们!姐妹们!见证历史的时刻到了!”王胖子穿着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印有“龙芯重工”字样的崭新工装,拿着个扩音喇叭(虽然厂房里根本不需要),站在炉前意气风发,“今天,咱们就要把这卡了国家脖子好久的超低温钢,给炼出来!都打起精神来!操作规范都给老子刻在脑门上!”
工人们被他逗得哄笑,但手上的动作却更加一丝不苟。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他们对这家年轻却屡创奇迹的公司,充满了认同感和干劲。
高纯度的铁、镍、铬、锰等基础原料被依次投入炉中,在高温下融化成耀眼的钢水。接着是精确计算的氮合金添加剂,以及那至关重要的、被王胖子像保护眼珠子一样亲自保管和添加的微量Gd/Ho预合金和神秘“X催化剂”。
钢水在电磁搅拌下翻滚,成分均匀。随后,钢水被导入高压惰性气体雾化系统,在超音速气流的冲击下,化作一片绚丽的金属雾雨,瞬间冷却成成分高度均匀的球形粉末。
收集到的粉末被装入大型放电等离子烧结炉。林枫亲自设定了包括脉冲电磁场扰动参数在内的最终烧结工艺曲线。电流接通,强大的脉冲压力和焦耳热共同作用,粉末颗粒以惊人的速度结合在一起,致密化,形成内部组织优异的钢锭。
当烧结程序结束,炉温逐渐降低,炉门缓缓打开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块长约一米,截面呈方形,通体呈现深邃银灰色,表面光滑如镜,隐隐流动着金属冷光的钢锭,静静地躺在烧结台上。它没有传统铸锭常见的缩孔、疏松等缺陷,看上去就像一件完美的工业艺术品。
“成了!看这品相,绝对牛逼!”王胖子第一个吼了出来,激动地挥舞着拳头。
苏小远上前,用便携式光谱仪进行了快速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与设计成分偏差极小。她满意地点点头,看向林枫,眼中带着笑意。
林枫走上前,伸手触摸那微温的钢锭表面,触手冰凉而坚实,一股沉甸甸的成就感涌上心头。这就是他们呕心沥血,攻克了无数难题,最终诞生的“龙芯二号”!
“取样!进行全面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检测!”林枫下令,“尤其是硬度,先做个初步测试!”
很快,技术人员从钢锭不同部位取下了多组标准试样和金相样品。一部分被立刻送往超低温测试系统,进行-269℃下的终极考验。另一部分则留在常规实验室进行基础性能测试。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硬度测试。王胖子亲自推来了实验室里最常用的洛氏硬度计和布氏硬度计。
“来来来,让咱们先摸摸这宝贝的‘骨头’有多硬!”王胖子摩拳擦掌,将一块抛光好的试样固定在洛氏硬度计上。
金刚石压头在预加载力作用下,缓缓压向试样光滑的表面。
按照标准流程,施加主载荷,保持,卸除主载荷。
读数显示:HRC 58.5。
“卧槽!”王胖子忍不住爆了粗口,“这常温硬度都快赶上一些高端刀具钢了!”
常规的高韧性奥氏体钢,为了保持韧性,硬度通常不会做得太高,一般在HRC 30-40左右。而这“龙芯二号”在拥有逆天低温韧性的同时,常温硬度也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试试布氏硬度!”苏小远也来了兴趣。
换到布氏硬度计,更大的硬质合金球压头以巨大的压力压在试样上,保持一段时间后卸除,测量压痕直径。
计算结果出来:HBW 585!
再次印证了其超高的强度硬度水平。
“这数据……绝对破纪录了!”王胖子兴奋地脸通红,“咱们这钢,简直是能文能武啊!低温下是韧汉子,常温下是硬汉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工业狂魔:我的订单通诸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工业狂魔:我的订单通诸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