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市政府办的“刺头”
八月的山阳市,热浪翻滚,知了在市委大院的老槐树上声嘶力竭地鸣叫着。秦墨揣着那张轻飘飘却又重如千钧的报到证,站在市政府办公大楼的门口,心里五味杂陈。
这栋五层高的苏式建筑,灰扑扑的外墙,绿色的木窗,在他来自2025年的记忆中,早已被一座气派的玻璃幕墙新大楼所取代。但在此刻,它依然是这座城市权力中心的象征,威严而肃穆。门口有武警站岗,传达室的老头戴着老花镜,仔细核查着每一个进入大院的人的证件 。
秦墨深吸了一口充满暑气和泥土芬芳的空气,硬着头皮走了进去。他前世在这里工作了小半辈子,对一草一木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综合科在二楼东头最靠里的一间办公室。
科长王振山,一个四十多岁、头发已经地中海、穿着洗得发白的确良短袖衬衫的中年男人,接待了他。王科长接过报到信,扶了扶厚厚的眼镜片,脸上是那种机关里常见的、看不出真实情绪的温和笑容。
“小秦啊,欢迎欢迎!你是咱们市首届公考的状元,笔试成绩甩开第二名一大截,年轻有为啊!”王振山的话说得客气,但眼神里却带着一丝审视和不解。显然,秦墨那篇“离经叛道”的申论和面试时的摆烂表现,早已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一个主动要求去看仓库的“状元”,被分到了市府办核心科室,这本身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信号。
“王科长,您过奖了。我就是运气好,瞎蒙的。”秦墨态度谦卑,心里却在疯狂吐槽,“老子只想当首富,谁要来这里坐冷板凳啊!”
王振山简单介绍了一下综合科的情况,主要负责一些文稿撰写、信息报送和协调联络工作,然后指着靠门边的一个空位说:“小秦啊,你就坐那儿吧。刚来,先熟悉熟悉环境,看看近期的文件和简报。”
那是一个光线昏暗、人来人往的位置,显然是科室里最不受待见的“新人专座”。秦墨求之不得,痛快地答应了。
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也陆续到了。有热情健谈、负责内勤的刘大姐;有戴着深度眼镜、一心扑在材料上的老黄;还有两个比秦墨早来一两年的年轻人,小张和小李,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传说中的“状元”,眼神复杂。
秦墨打定主意,要将“摆烂”进行到底。他每天准时上班,准点下班,绝不早到一分钟,也绝不晚走一秒。领导交办写个简单的通知,他磨磨蹭蹭,拖到截止时间才交上去,内容平铺直叙,毫无文采可言。让他去其他部门送个文件,他能在路上“迷路”半个钟头。开会时,他永远缩在角落,双目无神,魂游天外。
他心念念的,是他的商业蓝图。利用午休时间,他偷偷翻看从图书馆借来的《市场经济概论》《股票知识与实战》,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勾勒着他的“首富之路”。他盘算着,只要熬过几个月,攒下点工资,就立刻辞职南下发财。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天,科里接到一个紧急任务。省里要求上报一份关于山阳市国有企业改革现状、问题及下一步思路的专题报告,时间紧,任务重,要求有情况、有分析、有见地。王科长把任务交给了笔杆子最硬的老黄主笔,让秦墨和小张协助收集整理基础材料。
一连几天,老黄查资料、跑调研、开夜车,熬得眼睛通红,终于拿出了一份初稿。科务会上讨论时,王科长让大家畅所欲言,提提意见。
大家都表示写得很好,结构严谨,数据翔实。轮到秦墨时,他正盘算着深发展股票的走势,被王科长点名,愣了一下,随口敷衍道:“挺好的,我没意见。”
王科长眉头微皱,似乎对他的态度有些不满意,特意追问:“小秦,你是高材生,看问题应该有独到之处。大胆说,集思广益嘛。”
秦墨心里一阵烦躁,只想赶紧结束这无聊的会议。他瞥了一眼稿子,想起前世记忆中,山阳市国企改革后来走过的一些弯路,以及几年后才会被重视的“抓大放小”、“股份制改造”等思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夹杂着卖弄的冲动,让他脱口而出:
“要我说,这稿子四平八稳,但没啥用。问题分析隔靴搔痒,对策建议老生常谈。比如,光说‘解放思想’,怎么解放?现在下面厂子最头疼的是‘婆婆’太多,管得死,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报告里敢提‘产权改革’吗?敢建议对那些救不活的小厂子,干脆拍卖、租赁或者破产吗?还有,总说要减轻负担,富余人员怎么办?能不能提一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不敢触及核心矛盾的报告,写得再花团锦簇,也是废纸一堆。”
他这番话,夹杂着来自未来的超前观点和几分故意为之的尖锐,像一颗冷水滴进了滚油锅,办公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老黄的脸一下子涨红了,感觉受到了莫大的羞辱。小张和小李目瞪口呆地看着秦墨,像看一个怪物。王科长也愣住了,他深深地看着秦墨,手指下意识地敲着桌面,眼神复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不小心就升官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官场,不小心就升官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