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保密站特务从被收买的杂役口中获得关于“陈女士”的关键线索后,并未因兴奋而贸然行动。站长陈平(化名)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牌特工,他深知此次目标的分量——这不仅是华东局的重要特派员,更牵扯到国防部高层的“密使一号”案,且目标身上极可能携带着至关重要的情报。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甚至打草惊蛇,让煮熟的鸭子飞掉。他强压下立即抓捕的冲动,下令采取更为谨慎、也更为致命的策略——全面监控,锁定目标,伺机而动。同时,他第一时间将情况密报台北本部。
一、 织网布控,滴水不漏
陈平迅速调集了舟山站最精干的外勤人员,围绕存济医院,尤其是二楼的特需病房区,布下了一张立体、隐秘的监控大网。
院内监控:
核心监视点: 特务化装成病患家属,在205病房斜对面租用了一间空病房,24小时不间断地通过门缝和特制窥镜监视205病房门口的动静,记录所有进出人员及时间。
流动哨: 安排人员化装成医院勤杂工、送餐员,在二楼走廊流动巡视,近距离观察205病房情况,并留意医院内部是否有异常通讯或人员往来。
技术监听: 尝试在205病房外墙及走廊合适位置安装微型窃听器,但由于病房结构及担心打草惊蛇,效果有限,主要依靠物理监视。
外围控制:
出入口封锁: 在医院前后门、侧门以及消防通道等所有出口,安排固定哨和流动哨,严密监控所有进出人员,特别是试图单独离开的中年女性。
交通要道设伏: 在医院周边的街道路口,部署便衣特务和车辆,一旦目标脱离监控视线,可立即进行跟踪和合围。
通讯监控: 与当地警察局合作,加强对医院总机及附近公用电话的监控(尽管判断目标大概率不会使用)。
情报核实:
陈平亲自调阅了医院的入住登记记录,确认“陈女士”于数日前因“旅途劳顿、旧疾复发”入院,登记信息简单,与杂役描述吻合。
秘密接触了205病房的责任护士,以“上级核查特殊人员”为由,侧面了解“陈女士”的病情、言行举止。护士反映该病人确实深居简出,很少要求服务,言语谨慎,但并无明显破绽。
经过连续48小时不间断的严密监视,监控小组确认了关键信息:
目标确在房中: 205病房的“陈女士”始终未离开病房,送餐、换药均由护士完成,符合“重病休养”特征。
行踪高度固定: 无访客,无外出,无异常通讯,活动范围仅限于病房内,行为模式单一,便于预测和控制。
符合高危特征: 这种极致的低调和谨慎,在特务看来,恰恰符合重要潜伏人员面临危险时的典型反应。
二、 比对信息,确认身份
与此同时,台北本部谷正文收到了舟山站的报告。他立即调阅了蔡孝乾的详细供词笔录。蔡孝乾在崩溃后,曾含糊地描述过朱谌之(朱枫)的大致年龄、气质特征(沉稳、有文化修养)、以及可能使用的掩护身份(如商人妇)等碎片信息。虽然不够精确,但与舟山站报告的“中年女子、气质不凡、自称香港商人、行为谨慎”等特点高度吻合。
谷正文将舟山站提供的模拟画像(基于杂役和护士描述绘制)与蔡孝乾供述中的印象进行比对,虽然无法完全确定,但结合当前舟山戒严的大背景、目标的隐匿行为、以及其出现的地点(通往大陆的重要跳板),他基本可以断定——存济医院205病房的“陈女士”,极大概率就是华东局特派员朱谌之(朱枫)!
“终于找到你了!”谷正文眼中寒光一闪,立即向舟山站发出密电:“目标锁定,确系共党要犯朱谌之可能性极高。授权你站实施抓捕。原则:力求活口,严防其销毁证据或自戕。行动方案速报!”
三、 制定方案,力求必擒
接到本部授权后,舟山站长陈平立即召集核心行动队员,制定了周密的抓捕方案。鉴于目标的重要性、可能藏有致命证据(如氰化物)以及医院环境的特殊性,方案极其谨慎:
行动时间: 选定在次日凌晨4时至5时间。此时是人一天中睡眠最深、警惕性最低的时刻,且医院人员活动最少,便于行动展开和封锁消息。
行动核心: 突然性、速度、绝对控制。 力求在目标反应过来前,瞬间制服,使其来不及销毁证据或采取极端行为。
人员分工:
突击组(4人): 由身手最好的特务组成,负责突入病房。两人持枪警戒并控制房间出入口,两人直接扑向病床,一人捂嘴压制,另一人迅速搜身并上手铐脚镣,彻底解除其行动能力。
控制组(2人): 负责控制病房外的走廊,阻止任何人员靠近,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支援组(3人): 在医院外围关键位置待命,随时准备拦截可能出现的接应人员或应对目标突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梦回沉默的荣耀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梦回沉默的荣耀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