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处长调阅文件的试探,如同石沉大海,没有激起预期的波澜。聂曦公事公办、滴水不漏的应对,反而让徐、赵二人更加捉摸不透。他们既无法确认“追风”计划的真伪,又不敢轻易对吴石的心腹副官采取更激进的措施,一时间陷入了僵局。这种僵持,对聂曦和吴石而言,是宝贵的喘息之机,但也意味着危险仍在持续累积。
聂曦深知,被动防守绝非长久之计。必须主动出击,将徐、赵的注意力从“追风”计划的虚实上引开,引向一个更具体、更具破坏性,且能让他们内部产生分裂的目标。他想到了一个人——总务处三科的张明远。此人之前已被徐、赵调查,自身不干净,且与保密局内部其他派系有勾连,是绝佳的“祭品”。
这天深夜,聂曦再次潜入档案室。这一次,他的目标明确——寻找能够坐实张明远以权谋私、倒卖军用物资的确凿证据。在浩如烟海的卷宗中,他凭借对历史细节的记忆和敏锐的洞察力,终于在一批看似无关的废旧物资处理清单和港口仓库出入记录中,发现了蛛丝马迹。几批按规定应销毁的报废通讯器材和军服,其销毁记录模糊不清,签收环节存在明显漏洞,而同期黑市上流出的同类物资,时间点高度吻合。
聂曦没有复制或带走任何文件,那太危险。他只是用超强的记忆力将关键的时间、编号、经办人姓名等细节牢牢刻在脑中。随后,他利用一次看似偶然的机会,在与机要室一个备受排挤、对张明远早有怨言的年轻译电员“闲聊”时,用一种看似无意、实则引导性极强的语气,“感慨”近期物资管理混乱,并“不经意”地提及了那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和物资编号,暗示其中可能有猫腻。
这个译电员长期受压,急于表现,立刻将这条“重要线索”秘密报告给了他一心巴结的赵副主任。
赵副主任如获至宝!这正是一个转移视线、打击异己(张明远及其背后派系)、同时向毛人凤表功的绝佳机会!他立刻绕过徐处长(聂曦知道赵与徐之间存在竞争),秘密部署人手,针对张明远和那几批物资的流向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调查。
几天后,调查取得“重大突破”。赵副主任在张明远妻弟经营的一家商行仓库里,查获了部分贴有军方标识的“报废”通讯器材,人赃并获!张明远被迅速秘密控制。
消息传来,参谋本部一片哗然。虽然对外宣称张明远是“经济问题”,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是保密局内部清洗的信号。徐处长对此事反应微妙,既对赵副主任的抢先行动不满,又乐见张明远这个潜在威胁被拔除,同时对聂曦在这个节骨眼上“恰好”提供线索的动机产生了更深的怀疑——这究竟是“追风”计划的一部分,还是聂曦在借刀杀人、撇清自己?
水,被彻底搅浑了。徐、赵二人的注意力被张明远案牢牢吸引,内部矛盾也因此激化。对吴石和聂曦的直接压力,骤然减轻了许多。
当晚,吴石办公室内。
“老师,张明远的事情,应该能让他们忙活一阵子了。”聂曦汇报道。
吴石站在窗前,缓缓道:“这一手,兵行险着。赵副主任急于立功,徐处长心怀鬼胎,张明远罪有应得。你这把火,点得恰到好处。”
“但徐处长不是易于之辈,”聂曦冷静分析,“他肯定怀疑是我提供了线索。接下来,他可能会更直接地针对我。”
“怀疑,不等于证据。”吴石转过身,目光如炬,“他现在自顾不暇,要应付赵副主任的抢功,要消化张明远案的余波,短时间内,无力他顾。这是我们争取到的时间。”
聂曦点头:“学生明白。我们会利用这段时间,巩固防线,同时……寻找下一个机会。”
将计就计,祸水东引。聂曦凭借对人性弱点的精准把握和对局势的冷静判断,成功地在绝境中制造了一场混乱,暂时化解了眼前的危机。然而,他也深知,徐处长这条毒蛇只是暂时被转移了视线,一旦他缓过劲来,反扑必将更加凶猛。真正的较量,远未结束。他们必须在这短暂的喘息中,准备好迎接下一轮、更残酷的暴风雨。
喜欢梦回沉默的荣耀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梦回沉默的荣耀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