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元的推行与银行的设立,如同为帝国经济注入了强心剂,但张圣深知,越是庞大的机器,越是精密的体系,越需要强有力的监督与制衡,否则,腐败与低效将如同蛀虫,从内部侵蚀帝国的根基。尤其是在西线战事正酣、各项大工程如火如荼、新法新政全面铺开之际,原有的监察体系已显得力不从心。设立一个独立、高效、权威的监察与审计机构,已迫在眉睫。
泰安十四年的初夏,一场关于帝国吏治与财政监督的御前会议,在气氛肃穆的大庆殿偏殿举行。与会者除了张圣、诸葛亮、徐元、寒生等核心重臣,还有被特意召来的,以铁面无私、不畏权贵着称的御史中丞李膺(虚构人物,取其历史形象),以及几位在地方任上以清正廉明、精于核算而闻名的官员。
殿内,张圣开门见山,将一份他亲自草拟的《设立监察院、审计院疏》交由众人传阅。
“诸位爱卿,”张圣声音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朝如今,外有强敌环伺,内有万机待兴。铁路在延伸,银行在运转,新法在推行,战争在持续。此诚奋发进取之时,亦为弊端滋生之机。朕观近日《旬报》所载民间舆情及靖安司密报,各地借工程之便中饱私囊、利用新法漏洞盘剥百姓、于军需采购中虚报冒领之事,已非孤例!长此以往,新政之利未遍及黎庶,贪腐之弊已伤及国体!旧有御史台,职司繁复,且多纠劾于事后,难以主动出击,防患于未然。户部审计,亦多限于账目核算,难察实物之弊,更难究官员之渎职滥权。”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李膺和那几位地方官身上:“故此,朕决意,于朝廷中枢,设立‘监察院’与‘审计院’,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直隶于朕!以此二院为利剑,悬于百官之堂,明察秋毫,震慑奸邪!”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神色各异。诸葛亮眼中露出赞赏与思索,寒生则微微颔首,显然对加强财政监管乐见其成。徐元面露凝重,他深知此举必将触动无数官员的利益,阻力空前。李膺则是身躯一震,眼中爆发出锐利的光芒,仿佛找到了毕生追求的舞台。
“陛下圣明!”李膺率先出列,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刚正之气,“吏治不清,则万事隳颓!若有此独立监察之权,臣必效仿古之直臣,涤荡污浊,澄清玉宇!”
张圣微微颔首,详细阐述二院职能:
“监察院,总揽对文武百官、各级官府之监督检察。其职权不止于弹劾,更重在‘巡察’!可派遣‘监察御史’,明察暗访,巡视地方,不受当地官府节制,直接向朕及监察院负责。凡官员渎职、贪腐、滥权、欺压百姓、阻挠新政者,无论品级高低,一经查实,监察院有权先行停职,再行奏报!并可联合刑部、大理寺,进行司法调查。监察院设都御史一人,副都御史二人,监察御史若干。李膺!”
“臣在!”李膺昂首挺胸。
“朕命你为首任监察院都御史!赐你‘肃贪剑’,许你先斩后奏之权(针对证据确凿、罪大恶极者,需严格程序)!你要给朕打造一把真正的反腐利剑!”
“臣,李膺,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使贪官污吏,闻风丧胆!”李膺激动地接过象征权力的令牌(虚拟仪式)。
“审计院,”张圣继续道,“专司对国家财政收支、各级官府、国有工坊、工程款项之审计监督。其审计,不止于账册,更要核验实物,追踪流向!凡预算执行、工程决算、军费开支、赋税征收、官产经营,皆在其审计范围之内。审计院有权要求任何官府、机构提供账册、凭证及相关文件,有权质询相关官员,对审计发现之问题,可直接向朕奏报,并可建议对失职、贪墨者进行惩处,乃至追索损失!审计院设审计使一人,副审计使二人,审计官若干。刘徽!”
“臣在!”度支郎中刘徽出列,他心思缜密,精于计算,正是合适人选。
“朕命你为首任审计院审计使!你要给朕当好这个国家的‘看门人’,每一文钱,都要花得明明白白!”
“臣,刘徽,领旨!必恪尽职守,锱铢必较,为陛下守好国库!”刘徽郑重接令。
张圣看向徐元和诸葛亮:“二院初立,职权重大,难免引来非议与阻力。丞相需稳住朝局,协调各部。孔明需协助二院制定详细之办事章程与条例,确保其权责清晰,行事有据,既不姑息养奸,亦不滥用职权。”
他又看向寒生:“户部需全力配合审计院工作,开放所有账目。今后,所有大型工程拨款、军费报销,需经审计院审核后方可核销。”
最后,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二院官员,选任务必严格,宁缺毋滥!需选任那些清正廉洁、精通业务、不畏强权之人!其俸禄,由朕之内帑直接拨付,高于同品级官员,以确保其独立性,免受外界掣肘!但,朕亦会严加监督,若二院官员自身贪腐或渎职,罪加一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国渔皇》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三国渔皇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渔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