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激动,也是一种面临巨大抉择的紧张。
“朕不要你表忠心,”朱由检俯视着他,目光如炬,“朕要看你如何做。朕初登大宝,欲整肃朝纲,涤荡寰宇,这锦衣卫,必须首先回到它应有的位置上!你,可愿助朕?”
李若琏猛地抬起头,眼中再无犹豫,只剩下被信任和使命感点燃的火焰。他重重抱拳,因激动而声音微微发颤:“臣!李若琏!蒙陛下不弃,信重至此!臣愿为陛下手中之刃,扫除奸佞,重整锦衣卫!纵肝脑涂地,百死无悔!”
“好!”朱由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伸手虚扶一下,“起来说话。”
“谢陛下!”李若琏站起身,身形挺得笔直,仿佛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
“田尔耕、许显纯之辈,朕迟早要清算。”朱由检语气森然,“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朕需要你在锦衣卫内部,暗中甄别、联络那些尚存忠义之心,或与阉党并非铁板一块的可用之人。名单,你秘密呈报于朕。动作要隐秘,绝不可打草惊蛇。”
“臣明白!”李若琏立刻领命。这正是他擅长且一直在暗中留意的事情。
“此外,”朱由检沉吟片刻,“朕交给你第一个差事。给朕盯紧几个人,尤其是他们与宫外,特别是与某些商贾、边镇将领的往来。朕要确凿的证据,不是风闻奏事。”
他低声说出了几个名字,都是魏忠贤党羽中的核心人物,包括崔呈秀、田吉等人,甚至还包括了即将“体面出宫”的客氏。
李若琏心中凛然,知道这是皇帝要对阉党动手的先兆,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臣,定不辱命!”
“记住,”朱由检最后叮嘱,目光深邃,“你只对朕一人负责。有任何发现,通过王承恩,直接密报于朕。若遇危急,可凭此物,求见王承恩。”
朱由检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不起眼的木质令牌,上面只刻了一个简单的“检”字。这是他与王承恩约定的信物之一。
李若琏双手接过令牌,感觉这小小的木牌重于千斤。这不仅是信物,更是皇帝将他视为心腹的象征。
“臣,告退!”李若琏再次行礼,转身离去时,步伐沉稳有力,与来时那种内敛的压抑截然不同。
看着李若琏消失在殿外的背影,朱由检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厂卫这把刀,锈蚀已久,甚至刀柄已握于他人之手。但今天,他总算找到了一个可能磨去锈迹,重新将其握回手中的契机。
李若琏是否绝对可靠,尚需时间检验。但这是一个开始。掌控了锦衣卫,就等于拥有了独立于文官系统和阉党系统之外的第三只眼睛和手臂,许多事情,才能铺展开来。
他踱步回到御案前,目光落在那本《贞观政要》上。
李世民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百骑司。
而他朱由检,如今只有一老仆,一佥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低声自语,指尖在粗糙的纸面上划过,“魏忠贤,你的好日子,不会太长了。且让朕,先磨好手中的刀。”
殿外,秋风依旧,但乾清宫内的年轻皇帝,眼中已再无迷茫,只有一片冰冷的、属于猎手的笃定。
喜欢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