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t_until(cauldron_temperature >= 155℃ && temperature_std_dev < 5℃) // 温度155度,均匀度标准差小于5度
// 步骤2:投主料,文火焙烤
add_material(‘green_rice’, 15g)
set_heater(power=20%) // 文火,20%功率
start_timer(t1)
while (timer_elapsed(t1) < 300秒) { // 一炷香约300秒
monitor_material_color(‘green_rice’)
if (avg_color_value > 0xE0E0A0) { // RGB颜色模型近似微黄
break
}
}
// 步骤3:投辅料,武火急炼
add_material(‘spring_water’, 5_drops)
set_heater(power=75%) // 武火,75%功率
wait(66秒) // 时息约66秒
// 步骤4:收丹(略,后续步骤类似量化)
...
虽然还很简陋,但已经比原丹方精准了无数倍!
陈不凡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人生第一次“代码化炼丹”。
他严格按照自己编写的“脚本”操作。控火阵法精确调节功率,神识(如同传感器)实时监控温度和材料状态。
“温度155度,均匀度达标,投入青稞米。”
“功率20%,开始计时……颜色监测中……颜色值达到0xE1E1A1,达标!投入清泉水!”
“功率提升至75%,计时66秒……”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和误差,精准得如同机器。
一旁的地火房执事通过水镜术看到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这哪是炼丹?这分明是在进行某种精密的仪式!那种精准和冷静,根本不像个新手!
66秒后,陈不凡降低火功率,打出一道简单的收丹法诀。
丹炉盖开启,一股淡淡的、带着焦香的药味传出。炉底躺着五颗圆滚滚、色泽均匀的淡黄色丹药。
成了!而且一次成功!成丹五颗!
寻常新手,能成一两颗就不错了,而且品质参差不齐。陈不凡这五颗,品相几乎一模一样!
陈不凡用玉瓶收起丹药,神识一扫,心中已有判断:下品辟谷丹,但品质极其稳定。
“成功率达到100%,但品质只是下品。看来我的数据模型还有优化空间,比如‘武火急炼’的温度和时间可能不是最优解,需要更多数据拟合。”他并没有满足,反而开始分析“日志”,寻找优化点。
他又兑换了几份材料,重复刚才的过程,但微调了“武火”阶段的功率(尝试70%,80%)和时间(尝试60秒,72秒),并记录每次的成丹数量和品质。
几次试验后,他找到了当前条件下的“最优解”:武火功率78%,时间68秒。用这个参数,他最新一炉辟谷丹,竟然出了七颗,而且其中三颗达到了中品品质!
“优化成功!”陈不凡脸上露出了笑容。这种通过数据和逻辑不断逼近最优解的过程,让他找到了前世调试代码、优化算法的快感。
当地火房执事看到陈不凡拿着那瓶七颗、其中三颗中品的辟谷丹出来结算时,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这才半天功夫?一个引气期新手?这成丹率和品质……妖孽啊!
消息不胫而走。一个刚入内门、据说靠歪门邪道取胜的引气期弟子,在地火房用一种匪夷所思的、精准如仪轨般的方法,高效炼出了品质稳定的辟谷丹!
炼丹堂的一些弟子听说后,嗤之以鼻,认为辟谷丹太过简单,说明不了什么。但也有些人,开始对这个叫陈不凡的新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陈不凡没有在意这些议论,他看着身份玉牌里消耗掉的贡献点和手中几瓶辟谷丹,心中盘算着:
“辟谷丹利润太低。下一步,可以尝试炼制‘聚气丹’了。那个的‘算法’更复杂,但利润也高得多。而且……”
他眼中闪烁着代码般的光芒。
“或许,我可以尝试编写一个‘自动炼丹’的脚本?或者……批量生产脚本?”
代码修仙的路子上,似乎又开辟了一条新的分支——炼丹自动化!
喜欢修仙代码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修仙代码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