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卷过北平灰蒙蒙的天空。年关将近,街上却并无多少喜庆气氛,反而因时局紧张,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压抑和冷清。
这天傍晚,林大山比往常回来得稍早一些。他没有像平日那样直接钻进书房,而是在堂屋的炉子边坐下,伸手烤着火,跳跃的火光映着他略显疲惫却带着一丝松快的脸庞。
李秀兰正在厨房里忙着准备晚饭,锅里炖着白菜粉条的香气丝丝缕缕地飘出来,给清冷的屋子增添了几分难得的暖意。林向阳坐在桌旁,就着油灯的光亮默写着课文,眼角的余光却留意着父亲。
林大山沉默地烤了一会儿火,直到冻僵的手指恢复了知觉,才从怀里取出一个扁平的、用厚实牛皮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裹。包裹不大,看起来像是一本书,或者几本文件。
他没有立刻打开,而是用手指轻轻摩挲着牛皮纸粗糙的表面,目光落在跳跃的火焰上,似乎在斟酌着什么。
“向阳。”他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林向阳耳中。
林向阳放下笔,抬起头,望向父亲。
林大山没有看他,依旧看着炉火,但语气却带着一种不同以往的郑重:“这段时间,家里……经历了不少事。你,做得很好。”
这话语很简洁,甚至有些笼统,但林向阳的心却微微一动。他明白父亲指的是什么。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那些需要绷紧神经的周旋,父亲从未如此直接地给予过肯定。
林大山这才将目光转向儿子,眼神深邃,里面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为人父的骄傲,有对同志般的赞许,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他将那个牛皮纸包裹轻轻推到桌子中央。
“这是老周今天悄悄送过来的。”他顿了顿,补充道,“来自‘家里’。”
“家里”二字,他咬得稍重。林向阳立刻明白了,这并非寻常家书或物品,而是来自他们为之奋斗的那个隐秘核心——组织。
李秀兰也听到了动静,擦着手从厨房走出来,有些疑惑地看着桌上的包裹,又看看丈夫和儿子。
林大山示意她坐下。然后,他伸出手,动作缓慢而庄重地,开始拆解那个包裹。牛皮纸被一层层打开,里面露出的,并非预想中的书籍或文件,而是两样看似普通却又极不寻常的东西。
一样,是一块质地厚实、颜色深蓝的布料,折叠得整整齐齐。另一样,则是一本封面没有任何字迹的、深蓝色硬皮封面的小册子,像是手工装订的,显得朴素而厚重。
林大山首先拿起那块深蓝色布料,双手将其展开。那并非一件完整的衣物,而是一块方方正正的、像是从某种制服或大衣上裁剪下来的布料,边缘处理得干净利落。在布料中央,用一种与布料同色、但细看能分辨出的、略微凸起的丝线,绣着一个简洁的图案——那是一座山峰的侧影,线条刚劲有力,山顶之上,有一颗小小的、同样用丝线绣出的五角星。图案下方,没有文字,只有一个简单的日期编码。
这图案,林向阳从未在任何公开的场合见过。它朴素,甚至有些简陋,但蕴含其中的那份沉甸甸的意味,却让他的呼吸微微一滞。
林大山凝视着这块布料,手指轻轻拂过那凸起的丝线图案,眼神里流露出一种近乎虔诚的光芒。他沉默了片刻,才将这块布料郑重地递向林向阳。
“这是……给你的。”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林向阳站起身,双手接过。布料入手的感觉厚实而温暖,那上面的山峰与星辰图案,仿佛带着某种灼热的温度,透过指尖,一直熨帖到他的心底。他立刻就明白了这是什么——这是一枚勋章。一枚无法佩戴在胸前,不能对外人展示,甚至不能称之为“勋章”的勋章。它没有耀眼的光芒,没有贵重的材质,但它所代表的认可与荣誉,却比任何有形的东西都更加珍贵。
“因为你在之前几次行动中的卓越表现,特别是成功识破并反制渗透企图,为组织清除了重大隐患,”林大山的语气恢复了平静,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家里’决定,给予你不记名的特别表彰。这,就是凭证。”
不记名表彰。意味着在公开的记录里,不会有“林向阳”这个名字。他的功劳,将被封存在最核心的档案里,只有极少数人知晓。他的安全,组织的纪律,高于一切形式的公开荣誉。
林向阳紧紧攥着手中的布料,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他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看着父亲,然后用力地点了点头。一股滚烫的热流在他胸腔里奔涌,那不是得意,而是一种被理解的感动,一种付出得到最高层面认可的激动,更是一种信念被加固后的坚定。
林大山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然后,他拿起了那本深蓝色的硬皮小册子。册子很薄,封面依旧没有任何标识。
他翻开册子。里面并非空白的纸张,首页上用娟秀而有力的钢笔字,写着一行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的1949从农村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四合院:我的1949从农村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