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碰见一大爷,何雨柱没搭话——昨晚那些弯弯绕绕的试探让他腻烦。
虽说没挑明,可那点心思瞒不过他的眼睛。
一大爷却主动凑上来:
“柱子,昨儿去看刘海中了?”
何雨柱点头:
“嗯。”
一大爷追问:
“情况咋样?”
何雨柱装糊涂:
“什么咋样?我就留了点水果和十块钱。
忙着呢,哪顾得上多待。”
瞥了眼手表抬脚就走:
“到点儿了,先忙去。”
望着他背影,一大爷直皱眉:这小子当官就心硬了?可他对老太太照样殷勤,天天雷打不动来做饭。
但要说不念旧情,怎么对刘海中的事这么冷淡?
满肚子疑问的一大爷也上班去了。
何雨柱在厂长办公室听杨厂长汇报:
“设备都到位了,接下来?”
“先把零件搬新厂房。
电路通了没?”
杨厂长拍胸脯:
“早备齐了,没电哪行?”
“成,我待会儿去验收。
厂里还有别的事?”
杨厂长叹气:
“还不是粮食!亏得你推荐的刘岚能干,每天多少能弄来点,可这点儿哪够?工人们......”
何雨柱打断道:
“是他们家属饿肚子。
咱厂定量每人每天0.6斤,外面百姓才0.2斤。
重劳力饿不着,问题是他们得往家带口粮。”
何雨柱分析道:
工人们每天只有一顿饭,如果独自吃虽然不能完全饱腹,但也能吃个七八分。
现在连这都吃不饱,肯定是把口粮带回家分给家人了。
这也情有可原,毕竟谁工作不是为了养家糊口?
但粮食定量是国家统一规定,别说是我,就算是国家也难以额外采购粮食补充。
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
杨厂长听后颔首称是:
你说得都对。
只是我这个厂长当得不称职,连工人的温饱都解决不了。
何雨柱笑着回应:
厂长这是在点我呢。
要是全国粮食充足,我或许还能想办法采购。
但现在连救济粮都捉襟见肘,据说外面已经有人饿死了。
这种局面下,哪怕有天大的本事,我也变不出粮食来啊。
杨厂长叹了口气:
是我病急乱投医了。
话说回来,你那边厂房需要多少工人?
何雨柱摇摇头:
目前不需要工人。
现在就是建一个科研基地,等技术研发完成并整理好后,会交给你们在其他地方建厂。
这个基地就作为我的主要实验场所。
杨厂长欲言又止,最终说道:
那你专心研究吧。
真出了成果,我一定向上级为你争取应有待遇。
何雨柱淡然道:
现在这样挺好的。
来了人还得由我指导,反而耽误研发进度。
不如我一个人来得自在。
杨厂长理解地点点头。
何雨柱的特殊情况他再清楚不过——能调来的人水平都不及他,而能与他比肩的专家又各有任务。
况且许多学者对这个初中肄业的厨子并不看好,认为他所谓的研究成果不过是基础知识的应用,或是偶然的实验发现。
国家之所以给予何雨柱特殊待遇,全因他的发明能创造外汇收益。
至于那五万经费和一座公馆,对个人是巨额财富,但在国家层面不过是九牛一毛。
外人眼里何雨柱只是个普通技术员,殊不知这份平凡是他精心维持的表象。
若是太早显露锋芒,只怕早就被发配到偏远山区劳改了。
如今他刻意保持低调,就是不想卷入是非漩涡。
星辰科研基地里,王团长正带着工兵们整理设备,见到何雨柱立即迎上前:何厂长总算来了,您最近可真是大忙人!
设备用得顺手吗?何雨柱笑着问。
王团长连连点头:太省事了!原本要干一个半月的工程,现在十几天就完工。
这些新工具真是帮了大忙!
那就好。何雨柱满意地说。
王团长搓着手问道:有个难题想请教您。
我们现在铺路遇到个麻烦——人工压实的路面总是不平整,但不压实又影响使用寿命......
何雨柱立即想到压路机的原理:一周后来拿设计图吧,你们找厂家按图制作就行。
这么快就有方案了?王团长瞪大眼睛。小改进而已,先做个样机试试效果。何雨柱轻描淡写地回答。
虽然挂着厂长的名头,何雨柱实际只负责技术研发。
这半年来通过技术革新,他暗中积累了巨额财富。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四五百万元的存款足以让他衣食无忧。
如今国家支持他的科研项目,钱财权位反倒成了次要。
何雨柱真正的抱负是推动科技飞跃,让祖国早日迈进星际时代。
只是当前形势所限,他必须韬光养晦,等待合适时机再大展拳脚。
得益于特殊天赋和推演能力,何雨柱比从前更加雄心勃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从守护下乡名额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四合院:从守护下乡名额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