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祖国的百姓都明白,不抗争就永无宁日,世世代代都将在动荡中求生。
先辈们浴血奋战,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后人不再经历战火纷飞的年月。
说起这个,我也曾经历过战乱年代,那种滋味绝不想再尝第二次。
我从不纠结学到的知识是否先进、是否落后于国外,而是思考如何提升效率。
怎样才能让更多人像我这样拥有时间、心境和条件去学习?
通过观察,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在于职业——作为轧钢厂厨师,完成每日三餐后就有充足时间钻研兴趣爱好。
随着知识积累,连厨艺都精进不少。
仔细想想,周围人笨吗?恰恰相反,他们个个聪明绝顶——有人擅长伪装,有人精通道德 ,还有人深谙钻营之道。
但这些才智全都用在了一件事上:生存,也就是解决温饱。
那么问题来了:吃不饱是因为懒吗?不,人人都勤勤恳恳,可为什么还是食不果腹?
物资短缺!有学生突然喊道。
何雨柱打了个响指:没错!我们地大物博却物资匮乏,难道是农民怠惰?我见过太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但个人力量终有极限。
国外工业发展已逾百年,当年他们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如今我们学了这么多年...
帝都周边还在用耕牛人力,何况偏远地区?所以我才决心研发这台拖拉机。
你们或许疑惑这和垃圾处理有何关联——明天组装时自然见分晓。
兰教授急不可耐:下午不行吗?
得明天。何雨柱话音刚落,张秘书匆匆赶来:何副厂长,大导带人来开会,正等着您呢!
何雨柱一怔——大导刚走怎又折返?还带着其他很少露面的上级。
往年只有年终视察或人事变动时大导才会现身,最近频繁造访,想必与那台待测试的拖拉机有关。
兰教授略显尴尬地笑道:何副厂长,那个区域是我们的办公区,您看怎么安排合适。
今天下午先熟悉下环境,我再给您讲解测试流程。
正式工作要从明天开始,我明白您着急,但咱们还得按部就班来。
兰教授这才意识到何雨柱不仅是拖拉机研发者,还是分管厂长,连忙致歉:实在对不住,是我太心急了,您先忙。
何雨柱带着张秘书离开后,径直来到会议室。
推门看见大导、杨厂长等一众工业系统的大导都在场,他快步上前:各位大导好,抱歉我来晚了。
大导摆摆手:不碍事,是我临时召集的。
今天请大家来是要讨论轧钢二厂的管理问题。他环视众人继续道:二厂现在面临厂长人选问题。
考虑到现有干部都是功臣,若由副厂长平调过去不太合适。
我提议暂不设厂长,由何雨柱同志任副厂长,日常工作由杨厂长统筹协调。
在座几位大导交换着眼色。
大导心里清楚,这个位置谁都想安插自己人,但又担心影响研发进度。
正当王大导想发言时,大导直接打断:王同志,你想从外单位调人的提议,能确保不影响发展吗?出了问题可是要负责任的。
王大导立即反驳:大导,核心技术是何雨柱负责的,就算有问题也该是他...
何雨柱立刻起身表态:大导,我从未推卸过责任。
只要给我时间...
这纯属我运气好捣鼓出来的,我就是个炒菜的厨师。
让我担这么大责任,那可不行,明明是大导您发话让我试试的。
可没说过搞砸了还得背锅啊!
大导摆摆手打断何雨柱:
没要你扛责任,真要追责就直接让你当正厂长了。
既然安排你做副厂长,天塌下来自然有人顶着。
王大导眼珠一转——连主事的何雨柱都不敢打包票,万一这拖拉机真是歪打正着,自己推荐的人栽进去可就全完了。
这险决不能冒。大导高见!王大导当即附和,还是让杨厂长牵头最稳妥。
在场除了大导和杨厂长,众人对拖拉机项目都半懂不懂。
谁都不信一个厨子能捣鼓出这种尖端玩意儿——国家首台拖拉机可是集全国之力,在老专家指导下才研制成功的。我附议。
轧钢厂的事就该杨厂长主持。
二厂级别虽低,挂靠在轧钢厂名下正合适。
众人打着算盘:既然不能吃独食,不如平分功劳。
横竖主要风险有杨厂长兜着——这项目本就是他起的头,担责也是应当。
大导见状敲定:那就这么办!只要成功,咱们轧钢厂在全国都能露脸。转头又提醒何雨柱:既要完成生产任务,又要搞研发,没问题吧?
何雨柱暗自咂摸:官场这潭水深着呢。
大导瞧他若有所思的模样,满意地点点头。
今天的会议既要让这年轻人开眼界,也是逼他站队——若连态度都不肯表,日后就别想再得关照。
至于杨厂长?老部下接掌二厂早是公开的秘密。散会!大导起身问道,诸位是在这儿用餐还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从守护下乡名额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四合院:从守护下乡名额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