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不欢而散。
那块画着操作系统与芯片蓝图的白板,像一块孤零零的墓碑,立在空无一人的会议室里。
张汉玉独自站在碑前,周围的空气冷得像冰。
他们眼里的狂热,是分到手的奖金,是即将到手的三层小楼,是那台象征着身份的奔驰车。
而他眼里的狂热,是十年后,会席卷全球的信息海啸。
一墙之隔,两个世界。
林婉清的那杯茶,已经凉了。
张汉玉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走进了硬件组旁边一间堆满杂物的储藏室。
几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技术员,正围着一台拆开的电脑,小声地争论着什么。
看到张汉玉进来,他们立刻停下,有些手足无措地站直了身体。
“张工。”
“张工好。”
这几个人,是张汉玉从技术部亲自挑选的,他们对新技术有着近乎本能的渴望,眼睛里还没有被金钱彻底填满。
他把这个秘密的小组,命名为“未来”。
“进度怎么样了?”
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片的年轻人,叫赵德胜,他有些激动地推了推眼镜。
“张工,您给的那个思路太绝了!”
“我们尝试在DOS底层,嫁接了一个图形化的外壳程序,虽然很粗糙,但……但它真的能动!”
他小心翼翼地敲下几行指令。
屏幕上,原本单调的命令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极其简陋,由粗糙线条构成的方框。
方框里,有几个同样简陋的,勉强能辨认出是文件夹的图标。
一个鼠标箭头,随着物理鼠标的移动,在屏幕上迟缓地划过。
这就是图形用户界面(GUI)的雏形。
一个足以颠覆整个个人电脑时代的东西,此刻就像一个丑陋的婴儿,诞生在这间不足十平米的,充满汗味与焊锡味的储藏室里。
张汉玉没有说话,他只是拿起鼠标,亲自操作了一下。
点击。
拖拽。
每一步操作,都伴随着巨大的延迟与屏幕闪烁,简陋得像个笑话。
可这已经足够了。
“继续做下去。”
“把你们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这上面。”
赵德胜犹豫了一下,小声说。
“张工,经费……我们从国外邮购的那几块图形处理芯片,已经把您给的钱花完了。”
张汉-玉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钱包,把里面所有的现金都拿了出来,放在桌上。
一沓厚厚的“大团结”,少说也有两三千块。
“先用着,不够再找我。”
这是他个人的钱。
是他那百分之一股份的分红。
赵德胜看着那沓钱,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张工在用自己的身家,赌一个不为人知的未来。
……
一个月后。
钱,还是烧完了。
研发,就是个无底洞。
尤其是当你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的时候,手里的那点积蓄,连一艘小舢板都造不出来。
张汉玉拿着一份厚达几十页的报告,敲响了陈景明办公室的门。
陈景明正在打电话,意气风发,声音洪亮。
“李总!没问题!下个月!保证给你供货五百套!”
“价格好说!我们是老朋友了嘛!哈哈哈!”
他挂断电话,看到张汉玉,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汉玉!来得正好!看看这个!”
他把一份销售报表推到张汉玉面前。
上面那个代表利润的数字,红得刺眼。
“又破纪录了!我们现在就是印钞机!一台行走的印钞机!”
张汉玉把手里的报告,放在了那份印钞机报表的上面。
“陈总,我需要钱。”
陈景明愣了一下。
“要钱?你要多少?硬件组那边不是刚批了一笔采购费吗?”
“我要成立一个新部门。”
“独立预算,独立核算。”
“第一期,我需要五百万。”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安静下来。
陈景明脸上的笑容,一点点地消失了。
他靠在自己的老板椅上,点燃一支中华烟,烟雾缭绕中,他看不清张汉玉的表情。
“五百万?”
“汉玉,你知不知道我们公司账上,总共才有多少流动资金?”
“你要拿走差不多一半的钱,去做一个新部门?”
“你要做什么?”
张汉玉一字一句地回答。
“操作系统。”
“还有,芯片。”
陈景明猛地吸了一口烟,像是要把肺里的空气全部抽干。
然后,他笑了。
不是开心的笑,是一种混杂着荒谬与不解的冷笑。
“张汉玉,你是不是发烧了?”
“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我们是卖汉卡的!我们靠这个吃饭!现在生意这么好,你跟我说你要去搞什么操作系统?”
“微软的DOS摆在那里,你搞得过人家?”
“还搞芯片?你知道那是什么吗?那是国家队干的事!那是拿金山银山去填的无底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1977:从高考状元到科技巨擘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1977:从高考状元到科技巨擘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