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正骨技艺的传承计划很快提上日程。林野和苏晚以“古艺医学创新基金”为依托,联合医学院和市康复医院,开设了首期“传统正骨与现代康复融合培训班”。消息一经发布,就吸引了众多中医从业者、康复治疗师和医学院学生报名,原本计划招收30人,最终报名人数突破了100人,只好临时扩大规模。
培训班的授课地点设在医学院的多功能教室,教室里摆满了正骨模型、草药包和灵枢关节康复仪的简化版。张辰的康复进度远超预期,在林野的指导和灵体技艺共享的助力下,他的右手已经能灵活完成大部分正骨动作,虽然力道还稍显不足,但对正骨手法的理解已经十分透彻。
开班仪式上,张辰穿着一身整洁的白大褂,站在讲台上,手中捧着《张氏正骨秘要》,眼中满是坚定:“我爷爷常说,正骨不仅是手艺,更是良心。今天,我把张氏正骨的核心手法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将它与现代医学结合,帮助更多患者摆脱痛苦。”
林野作为特邀讲师,负责讲解正骨手法与经络理论的结合;苏晚则补充现代康复医学的知识,让学员们了解如何通过影像学检查精准判断骨骼损伤情况;张景然的灵体则时常在课堂上现身,通过林野的引导,纠正学员们的手法偏差。
“正骨时,拇指要找准穴位,力度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既要复位骨骼,又不能损伤周围经络。”林野一边示范,一边说道,同时调动灵体协同,让张景然的灵息包裹住学员的手部,帮助他们感受正确的力道。
一位来自基层医院的康复师感慨道:“以前遇到复杂的骨折移位,只能建议患者手术,现在学了张氏正骨手法,配合影像学检查,很多简单骨折都能保守治疗,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还降低了医疗费用。”
培训班进行到一半时,一位特殊的患者找到了林野。这是一位十岁的小男孩,因意外从高处坠落,导致锁骨骨折,虽然经过手术复位,但术后关节活动受限,手臂无法正常抬起,家长带着他四处求医,都没有明显效果。
“林老师,您能不能用正骨手法帮帮孩子?”家长带着哭腔说道,“孩子还小,不想让他一辈子受影响。”
林野让张辰先为小男孩做了详细检查,结合影像学报告,判断是术后经络淤堵、肌肉粘连导致的活动受限。“可以试试张氏正骨的‘松筋通络’手法,配合灵枢关节康复仪和草药热敷,应该能改善。”
张辰按照《张氏正骨秘要》中的手法,用拇指轻轻按压小男孩锁骨周围的穴位,配合掌根揉法,逐步松解粘连的肌肉;林野则调整灵枢关节康复仪的参数,让康复仪带动小男孩的手臂做缓慢的屈伸运动;苏晚在一旁准备草药热敷包,用赵老调配的艾草、红花、天麻煮水,热敷在小男孩的肩部和手臂。
治疗过程中,张景然的灵体一直守在旁边,通过意念引导张辰调整手法力度和角度。“此处需重点按压肩井穴,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痉挛。”张景然的灵息传递给张辰,让他的手法更加精准。
连续治疗一周后,小男孩的手臂已经能正常抬起,关节活动度恢复了80%;治疗半个月后,手臂活动完全恢复正常,看不出曾经骨折的痕迹。家长感激涕零,特意送来了锦旗,上面写着“正骨奇术,妙手仁心”。
这件事很快在培训班和康复界传开,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林野和张辰干脆在市康复医院设立了“古艺正骨门诊”,由张辰坐诊,林野和苏晚提供技术支持,灵体们则在需要时协同指导。
门诊开业一个月,就接诊了50多位患者,涵盖了骨折术后康复、关节炎、颈椎病等多种病症,有效率高达90%以上。基金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不少企业和爱心人士纷纷捐款,基金规模突破了1000万。
这天,林野正在整理古艺正骨门诊的病例数据,虚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
【系统提示:宿主成功推广传统正骨技艺,完成“古艺传承”阶段性任务】
【奖励:灵韵值800点,当前灵韵值7540点】
【解锁天境预热任务线索:上古医经残卷藏于“城西灵虚观”藏经阁,需凭借古玩鉴定技能破解藏经阁机关】
“城西灵虚观?”林野心中一动,立刻想起柳振南的古玩鉴定技能,“看来要去灵虚观一趟了。”
苏晚凑过来看完提示,说道:“我查过资料,灵虚观是本地一座千年古观,历史悠久,藏经阁里收藏了很多古籍文献,不过对外不开放,想要进去恐怕不容易。”
“没关系,我们可以以研究古医籍的名义申请参观。”林野说道,“而且我有古玩鉴定技能,应该能破解机关。张辰的正骨门诊已经走上正轨,我们可以抽时间去一趟。”
两人立刻联系了灵虚观的住持,说明来意,希望能参观藏经阁,研究其中的古医籍。住持听说他们是“古艺医学创新基金”的负责人,一直致力于古艺传承和医学研究,欣然应允,但提出了一个条件:“藏经阁的机关是祖上流传下来的,需要通过一道‘鉴宝关’才能进入,你们若是能通过,便可自由查阅古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幽搜灵境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玄幽搜灵境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