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咸阳城里认识中丞的人不多,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转身换衣服时,还是悄悄吩咐了几个心腹,让他们远远跟着。
随后,他便换了便装,和柴髙一起溜上了咸阳街头。
其实两人年纪相仿。
起初,李戡对柴髙并不怎么看重,觉得他不过是靠一番言辞才被陛下封为中丞,既年轻又没背景。
可今天这事,却让他不得不刮目相看。
毕竟这可是掉脑袋的风险,但看柴髙这副从容模样,要么是胸有成竹,要么就是个胆大包天的主儿。
在大秦,蒙家兄弟的威名无人不晓,冯劫的大名更是如雷贯耳。
即便是柴髙的父亲见到这几位重臣,也要礼让三分。
没想到今日竟被这小子戏耍了一番,不过此人确实胆识过人。
他今日对待朝廷重臣的态度,换作自己绝对做不出来。
佩服归佩服,该办的正事一样不能耽搁。
既然陛下将这项任务交给自己,就必须全力以赴完成。
二人从中丞府溜出来后,刚走到街上就听见四处响起欢庆的锣鼓声,甚至有人当街痛哭流涕、手舞足蹈。
打听之下才知,百姓们是在自发庆祝《大秦令》废除连坐制和徭役。
正欲细问时,忽听前方有人高喊,说咸阳内史府张贴了新告示,共有六处张贴点。
人群顿时四散奔逃,都想亲眼看看告示内容。
虽然识字的人不多,但只要看到官府告示,就能确信此事为真。
走,去内史府门口,那里人最多。
柴髙跟着熟悉咸阳地形的李戡抄近路赶往内史府。
可惜他们动身稍晚,还没到地方就被堵得水泄不通。
见此情形,柴髙不禁纳闷:内史府何时变得如此热门?好在李戡机灵,立即带他转向宫门——毕竟平民百姓对宫门心存敬畏,不敢轻易靠近。
两地相距不远,否则上朝就该迟到了。
出乎意料的是,宫门外也聚集了不少百姓,好在 ** 空旷,人群不算拥挤。
这些百姓都是为了一睹新《大秦令》的真容。
连坐与徭役害人不浅,众人都想亲眼见证这两项恶政的废除。
苍天有眼!陛下终于给百姓活路了!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走来。
在柴髙记忆中,即便最黑暗的元朝对长者也是礼遇有加。
众人纷纷为老者让开一条路,他颤巍巍走到布告前。
老人的悲呼似乎触动了围观者,个个眼眶发红。
老者哆嗦着读完告示,周围不时有人帮忙解释。
待他看完最后一行,突然爆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嚎,闻者无不心颤。
拐杖跌落在地,老人瘫坐痛哭。
无人上前劝阻,反倒有人跟着抹泪。
知情人道出缘由:老人原有七子九孙,横扫六国时折了六个儿子。
天下初定时,仅存的儿子带着四个长孙服徭役,三载杳无音讯。
家中五个半大孩子食量惊人,却帮不上农活。
积压的苦难在此刻决堤。
这些沉默的百姓平日咬牙硬撑,但郁结的怒火终将焚毁这个国度。
所幸《大秦令》适时颁布,让沸腾的民怨有了出口。
大秦统一十年之际,真正的变革终于降临。
人群窃窃私语,都在探问这场变革的推手。
能带来如此福祉的,定是上天派来的救星。
李戡望向那位年轻中丞的目光满是崇敬——正是这个看似文弱的官员主导变法,其名必将流传千古。
宫门守卫面对询问,朗声答道:《大秦令》乃始皇帝命三司共拟,专为造福黎民。
稍后还有官吏详解新政,好日子就在后头!
黑压压的人群突然齐刷刷跪倒,惊得柴髙和李戡也跟着俯身。
静默多时的人海中,骤然迸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大秦万年!皇上圣明!中丞青天!
人群的呐喊声如潮水般涌动,随着加入的民众不断增加,声浪愈发震耳欲聋,甚至引来了巡逻的士兵。
那些士兵探头张望片刻,又默默退回了岗位。
百姓们自发聚集在宫门前,向那位大人物表达着由衷的崇敬。
你说,咱们的陛下还会追究咱们擅自做主的事吗?
柴髙没有挤进人群去听宫门处官员宣读的《大秦令》,只是站在外围,望着那一张张洋溢着喜悦的面庞。
他记得当初从长城逃回咸阳时,看到的尽是麻木不仁的神情。
中丞大人,这是您安排的戏码吗?李戡终于问出了憋在心头的问题。
方才柴髙那副志得意满的模样让他忍俊不禁,但转念间就明白了其中深意。
这一招虽未必能让始皇帝龙颜大悦,但至少不会招致责罚。
作为李斯之子,李戡虽为武将,对这位横扫六合的雄主仍怀有深深的敬仰。
那些劳民伤财的工程固然令人苦不堪言,但百姓心里都明白其重要性。
如今突然传来免除徭役的喜讯,百姓心中紧绷的弦终于松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