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宇 C 明云区临时基地的淡青光晕中,跨星宇探查队的 “气流追踪清除仪” 正发出低鸣 —— 墨维芽盯着屏幕上跳动的 “变异吸附因子” 浓度曲线,眉头紧锁:“因子浓度从 0.15Hz 升至 0.2Hz,且随气流呈‘螺旋状扩散’,常规清除仪的静态喷射根本跟不上轨迹,探测仪刚靠近封存点 100 公里,数据就跳变了 3 次。”
云泽伸手探入身旁的气态云层,淡青能量顺着指尖流转,片刻后收回手:“这些变异因子融入了星宇 C 气态本源的‘流动基因’,会模仿气流方向改变侵蚀路径,就像藏在风里的针,必须用‘动态追踪’才能抓住它们。” 他指向远处的混沌气旋,“封存核心在漩涡底部,要过去必须先清理沿途的变异因子,否则设备撑不到 50 公里。”
墨维芽立刻在基地临时工坊展开设备改造 —— 她将星宇 B 的晶态能量(提取自本源之晶碎片)、星宇 A 的液态能量(沧澜远程传输)与暗物质能量按 2:3:5 的比例混合,制成 “气 - 晶 - 液三态清除剂”:淡白晶态能量负责固化因子,淡蓝液态能量缓冲气流冲击,淡黑暗物质能量精准锁定因子轨迹。陨维芽通过跨星宇通讯器指导加装 “气流传感器”:“传感器能实时捕捉气流速度和方向,让喷头自动调整角度,确保清除剂跟着因子走。”
辛明则坐在监测台前,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优化 “因子识别算法”:“之前的算法只能识别静态因子,现在加入‘气流预判模型’,能提前 0.5 秒锁定因子的移动方向。”12 小时后,改造完成的清除仪首次测试 —— 淡黑泛青的清除剂从喷头喷出,像灵活的丝带随气流缠绕变异因子,监测屏显示 “因子活性从 100% 降至 20%,清除效率 90%,可以出发了!”
与此同时,星宇 D 先遣队的 “混合本源适配舰” 已驶离跨星宇通道 —— 舰体外层的 “岩 - 气双防涂层” 泛着淡灰光泽,这是陨维芽用星宇 B 的晶态粉末与星宇 C 的气态能量混合制成,能同时抵御岩石颗粒撞击与气态因子侵蚀。星宇 D 守护者石云的全息投影出现在舰桥:“星宇 D 的‘岩云层’是固态岩石颗粒与气态能量的共生体,颗粒直径最小 0.001mm,若携带混沌因子,会像粉尘一样扩散,我们的本源矿就藏在岩云层深处,一旦被污染,整个星宇 D 的能量都会崩溃。”
当适配舰驶入星宇 D,舷窗外的淡灰岩云层缓缓流动,岩石颗粒在星宇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辛明的远程监测数据突然报警:“岩云层边缘‘混沌结晶簇’信号 0.08Hz,颗粒浓度 0.05Hz,正朝本源矿方向移动!” 石云立刻操控舰体悬停:“那是‘混沌共生结晶’,颗粒里裹着因子,必须在它们进入矿脉前拦截!”
陨维芽启动 “颗粒捕获装置”,舰体两侧伸出淡蓝液态能量喷头,形成 “粘性气膜”;星萌芽注入跨星宇共生能量,气膜瞬间固化成透明屏障,将结晶簇包裹在内;辛明则布设 “颗粒监测网”,在矿脉周边 5 公里范围内,每隔 100 米放置一个 “因子传感器”,形成全方位拦截圈。1 小时后,首批混沌结晶被成功清除,监测屏显示 “岩云层颗粒浓度降至 0.03Hz,本源矿防护盾完好率 100%”。
星宇 C 这边,探查队已突破混沌气旋外围,抵达暗云漩涡中心 —— 漩涡底部的淡金封存核心悬浮在气态能量中,表面缠绕着三道 “暗金混沌锁链”,锁链上刻着星核族的远古符文。辛明的探测仪贴近锁链,屏幕跳出解析结果:“锁链由‘跨星宇本源合金’制成,含原星宇共生、星宇 A 液态、星宇 B 晶态能量痕迹,解锁需三态能量同步注入,偏差超过 0.01Hz 就会触发自爆程序,释放 1.0Hz 混沌冲击波!”
“必须精准同步!” 墨维芽立刻通过跨星宇通道发起支援请求:星宇 B 的晶澈将 “晶态解锁密钥”(本源之晶碎片的能量参数)传输过来;星宇 A 的沧澜调整液态能量输出频率,与共生能量同步;原星宇的律维芽则将 6 个锚点的共生能量校准至 4.75Hz,确保三态能量同频。
当淡绿(共生)、淡金(液态)、淡白(晶态)能量同时注入锁链,暗金锁链像花瓣般层层展开,封存核心的表面泛起淡蓝光,一段 “混沌记忆” 投射在气态云层上:星核族的学者在星宇 D 的岩云层下埋设 “主节点”,在星宇 E 的暗能量区建立 “监测站”,计划用五大星宇的节点构建 “跨星宇混沌预警网”,却因星宇 C 实验失控被迫中止,最后将关键技术日志封存在核心内。
“星宇 D 的主节点是关键!” 星萌芽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激活主节点能让监测网络覆盖率提升至 60%,还能获取星宇 E 的暗能量数据!” 她当即决定拆分行动:陨维芽留在星宇 D,改造 “颗粒 - 因子双清除仪”,应对可能的结晶爆发;星萌芽则携带主节点激活密钥,乘坐支援舰赶赴星宇 D。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宇之境,本源王权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星宇之境,本源王权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