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维本源水库的情况更复杂 —— 液态能量在水库中高速流动,标记丝随水流扩散,速度达 2 公里 / 小时,常规的固定剥离场根本无法锁定目标。陨维芽看着湍急的能量流,突然有了思路:“把剥离场改成动态的!用雾维的流动能量做载体,让剥离场随水流同步移动!”
雾维芽立刻释放淡雾蓝能量,在水库中构建 “跟随式能量轨道”;陨维芽将净化仪的能量比例调整为 “核心能量:雾维本源能量 = 1:4”,淡蓝与淡雾蓝能量交织成 “流动剥离场”,顺着轨道随水流移动,所过之处,暗金标记丝被逐一剥离;雾维芽再用多层流动过滤网,将剥离的因子拦截在水库边缘的废弃槽中。2.5 小时后,水库的液态能量恢复清澈,污染区域被彻底净化。
双线作战期间,辛明的脉冲解码工作取得突破 —— 通过分析 12 次母巢脉冲的编码规律,他发现脉冲中隐藏着 “标记定位指令”:每次脉冲会发送一组 “坐标校准码”,星宇内部的攻击型标记接收后,会释放 0.01Hz 的 “回应波”,母巢通过回应波的延迟时间,精准定位标记位置。“母巢的计划是定位所有内部标记,一次性激活,引发星宇本源紊乱,趁乱突破外部壁垒!” 辛明的检测仪上,已标记出 8 处隐藏标记的位置,分布在岩维、风维等 6 个宇宙的本源关键区。
管理局连夜召开 “内部防御升级会议”,34 方宇宙的守护者通过全息投影参会。辛明展示脉冲解码成果:“我们已研发出‘反编码波模块’,能在母巢脉冲发送时,释放反向频率波,切断标记与母巢的信号联系,让母巢无法定位剩余标记。” 陨维芽则展示批量生产的 “本源适配净化仪”:“按 34 方宇宙的本源特性分类,炽维高温型、雾维液态型、冰维低温型…… 每台仪器都能精准匹配对应宇宙的能量环境,清除效率达 98%。”
会议结束后,清剿行动全面展开 —— 星萌芽带队前往岩维宇宙,清除寄生在 “本源矿脉” 中的标记:岩维的矿脉是宇宙的能源核心,标记寄生导致矿脉结晶出现暗金杂质,能源输出量下降 15%。陨维芽用 “固态剥离型净化仪”,淡灰破碎重组能量先松动矿脉结构,淡蓝核心能量再剥离标记因子;岩维守护者则用固态能量修复矿脉裂痕,确保能源供应稳定。1.5 小时后,矿脉结晶恢复纯净,能源输出恢复正常。
全域扫描系统在部署第 15 天时,实现 34 方宇宙 100% 覆盖 —— 共定位 18 处攻击型标记,其中 15 处已清除,剩余 3 处未激活标记被反编码波屏蔽,暂时失去与母巢的联系。辛明的检测仪显示 “星宇内部混沌波动降至 0.02Hz,所有宇宙的本源核心区纯度均达 99.5% 以上,内部标记威胁等级从‘高’降至‘低’”。
技术落地也迎来里程碑 ——“本源适配净化仪” 实现 34 方宇宙全覆盖,各宇宙应急小队的 “内部清剿演练” 通过率 100%;6 个核心锚点间的 “能量联动桥” 完成 80% 部署,锚点间的能量传输效率提升至 98%,内部支援响应时间从 30 分钟缩短至 10 分钟;反编码波模块的干扰成功率达 92%,母巢近 3 次脉冲均未收到标记回应。
但平静之下,新的隐患悄然浮现 —— 辛明在解码最新一次脉冲时,发现 “脉冲频率从 24 小时一次缩短至 12 小时一次,且新增‘混沌能量聚集编码’”,检测仪显示 “母巢的混沌能量聚集量从 25% 升至 30%,聚集速度每 24 小时提升 2%”。遗境守护体的表情瞬间凝重:“母巢无法定位内部标记,可能会放弃寄生战术,转而发起‘直接冲击’,目标大概率是 6 个锚点的能量联动桥 —— 那里是当前防御的薄弱连接处!”
为应对直接冲击,管理局启动 “锚点联动强化计划”:陨维芽在 6 锚点的联动桥外,加装 “反混沌能量护层”(用反混沌核心能量与各宇宙本源能量混合制成,防御强度提升 50%);律维芽将全域净化场的触发阈值从 0.1Hz 降至 0.08Hz,实现更早预警;星萌芽组织 34 方宇宙进行 “锚点防御联合演练”—— 模拟母巢冲击炽维 - 岩维锚点联动桥,各宇宙同步输送本源能量支援,演练结果显示 “联动桥能承受当前母巢 3 倍的能量冲击”。
章节结尾,星韵草甸的 “星宇共生图谱”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 “内外双绿” 景象 —— 外部边缘的 120 个监测点闪烁淡蓝光,内部 34 方宇宙的本源核心区泛着淡绿光,6 个锚点通过能量联动桥连成环形防御带,反混沌核心的淡蓝能量在图谱中循环流转,像一条守护纽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宇之境,本源王权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星宇之境,本源王权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