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初冬,窗外的老梧桐树叶已落尽,只剩下遒劲的枝干在冷风中挺立。周一上午,凌云刚走进办公室,刘建军就朝他招招手:小凌,刚才陈主任来电话,让你去局办一趟。
凌云放下公文包,有些疑惑:科长,知道是什么事吗?
刘建军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去了就知道,是好事。
局办公室在三楼东侧,凌云敲门进去时,陈勇正在批阅文件。见到凌云,他放下笔,直接说道:凌云,你的文字材料我一直在关注。最近局里文字任务重,需要加强力量。从今天起,你借调到局办工作,主要负责综合材料的起草。
陈勇说话干脆利落,没有多余的寒暄:你的工位安排在隔壁文秘室小赵旁边,他会带你熟悉工作。现在有个急活,明天要报市局的季度工作总结,你今天先把初稿拿出来。说着递过来一叠资料,这是各科室报上来的素材,你整合一下,突出重点,数据要准,做法要实。
凌云接过材料,感受到与在林政科时完全不同的压力。局办的材料要求更加综合,需要协调各科室的内容,还要准确把握全局工作重点。
他很快在安排的工位坐下,开始翻阅各科室报来的素材。林政科报来的林地管理数据与林业站的统计数字有细微出入;种苗站报来的育苗面积与财务科的补助发放记录对不上。凌云没有简单地拼凑,而是逐一打电话与各科室核实。
张工您好,我是小凌啊,看到林政科报来的林地管理面积是35万亩,但林业站报的是35.2万亩,想跟您核实一下哪个数据更准确?
小凌啊,35.2万亩是包括新造林地的数据,你用这个更全面。
核实完数据,凌云开始构思材料框架。他决定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林业产业、改革管理四个方面展开,每个部分都要有具体做法、成效数据和存在问题。
中午在食堂遇到林政科的同事,大家都关心地问起借调的事。孙磊打趣道:凌大手笔这是要高升啊!凌云苦笑:别取笑了,正在为季度总结头疼呢。
下午一上班,陈勇过来问进展:怎么样?有思路了吗?
凌云汇报了框架和重点,陈勇点点头:思路可以。但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生态建设部分要把今年新造林和抚育面积写清楚,这是市里考核的重点;二是问题部分要实事求是,不要回避矛盾,但也要把握好分寸。
得到指导后,凌云继续完善材料。下班时间到了,办公室其他同事陆续离开,他还在核对最后一个数据。赵健临走时提醒道:小凌,别熬太晚,局办的材料永远写不完的。
但凌云还是坚持把材料写完才离开。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回忆着这一天的经历,感受到局办工作与业务科室的不同:这里更需要全局视野,更需要综合能力,更需要准确把握分寸。
第二天一早,凌云把材料交给陈勇。他仔细审阅后,用红笔做了几处修改:整体不错,业务功底扎实。但站位还要再高一些,要从全县林业发展大局的角度来写;对政策的理解还要再深化;最后的部分建议再实在一些,要有可操作性。
凌云认真记下每一条意见,利用上午时间重新修改。这个过程重复了两次,直到下午三点,材料才最终定稿。看着那份被红笔修改过又重新整洁打印的稿件,凌云深切体会到局办文字工作的严谨与高标准。
在局办工作,凌云很快发现了规律。每天一上班,陈勇就会直接布置任务:凌云,今天把这个通知起草一下这份汇报材料下午要用,抓紧时间各科室报来的数据你核对一下,做成表格。任务一个接一个,节奏快,要求高。
有一次,县长临时要求听取林业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准备时间只有半天。陈勇直接把任务交给凌云:这是各科室报来的基本情况,下午一点前拿出初稿。
凌云一看,各项工作进展不一,有的顺利,有的遇到困难。在起草材料时,他牢记陈勇常说的既要报喜也要报忧,但要把握好分寸,客观反映每项工作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也不夸大,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汇报会后,县长对林业局的材料给予肯定,认为反映情况客观真实,提出的建议有针对性。
在局办工作,还要学会与各科室协调配合。起初,有些科室对凌云这个来催材料不太配合。有一次,森保站迟迟不报材料,凌云去催时,对方不耐烦地说:小凌啊,我们业务忙,你们局办就知道要材料。
凌云没有生气,而是诚恳地说:李站长,我知道您站里忙。但这个材料局领导急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咱们局的工作。您看这样行不行,我把框架发给您,您安排人填个重点就行,细节我来补充。
对方态度缓和下来,当天下午就把材料报来了。从此,凌云学会了换位思考,在要材料时总会先为对方考虑,提供方便,各科室的配合度也越来越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海鲜摊到局长桌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从海鲜摊到局长桌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