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桥空间站,“丰饶之环”农业模块。
这里本应是融合文明希望的象征,一个在冰冷太空中绽放的生命绿洲。巨大的透明穹顶下,多层次种植架上,来自地球和火星的作物在精心调配的人工光照与营养液中茁壮成长。空气中常年弥漫着湿润土壤与植物叶绿素的清新气息,混合着偶尔绽放的花朵的淡香。这里是空间站的食物来源之一,也是许多居民寻求心灵宁静的场所,凝视那片生机勃勃的绿色,能暂时忘却身处金属堡垒的隔离感。
然而此刻,“丰饶之环”内部却笼罩在一片异常的气氛中。原本规律的通风系统低吼声,被一阵阵压抑的咳嗽、喷嚏声打断。几名人类工作人员眼眶发红,不断擦拭着鼻涕,脸上和裸露的皮肤上出现了明显的红色疹块。更令人不安的是,并非所有不适者都是人类。几名负责精密授粉和植株监测的轻型机器人,其光学传感器出现了短暂的焦距漂移,关节伺服电机发出细微却异常的非指令性震颤,甚至有个别单位在传输数据包时出现了罕见的校验错误。
“模块内空气质量指数异常,花粉颗粒物浓度超出安全阈值百分之四百三十七。”一个平稳的电子音在模块控制中心响起,发言者是农业模块的首席机器人生态工程师,代号“青禾”。它的传感器阵列正全方位扫描着整个区域。
站在它旁边的是模块的人类主管,陈医生。他原本是呼吸科医生,因对太空农业的兴趣转行至此,此刻他正看着实时医疗报告,眉头紧锁:“初步判断是大规模急性花粉过敏反应。但奇怪的是,引发过敏的花粉源似乎……不止一种,而且有些患者的症状比通常的地球花粉症更强烈。”
警报已经拉响。受影响的人类和机器人被迅速隔离至模块附属的医疗观察区。人类患者的不适显而易见,而机器人的“病症”则更加隐晦,表现为系统日志里的偶发性错误代码和细微的动作失调。
消息像无形的电波,瞬间传遍了星桥的各个层级。刚刚从“肃正者”袭击阴影中缓过一口气的舆论再次被点燃。
“看吧!我就说过!把地球那些奇奇怪怪的植物弄到空间站来迟早要出事!”一个火星本土论坛上,充斥着类似的言论。
“机器人都被影响了?这花粉是什么玩意儿?生化武器吗?”阴谋论的论调从不缺席。
“《纯净运动》早就警告过,异星生物质与人类和我们的技术体系存在未知风险!”极端组织的声音趁机高涨。
控制中心内,江少鹏、张蓝和刚刚恢复部分系统功能的“太一”齐聚一堂。萧维则通过加密线路远程接入,他的脸色凝重,显然意识到了此事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不是袭击,”张蓝快速浏览着数据流,她的指尖在控制面板上飞舞,“没有检测到外部入侵或恶意代码注入的痕迹。花粉源锁定为B-7区的几种新引进的观赏开花植物,特别是那种被命名为‘霞光兰’的地球基因改良品种。”
“霞光兰,”青禾补充道,它的光学镜头聚焦在B-7区的实时画面上,“其花粉具有独特的蛋白外壳结构,初步分析显示,该结构可能对人类免疫系统构成强烈刺激。同时,花粉在空气中悬浮时,会释放微弱的、特定频率的电荷扰动,这种扰动似乎能干扰附近机器人的高灵敏度传感器和内部微电流平衡。”
“一种花粉,同时攻击碳基生命和硅基系统?”萧维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带着难以置信的意味,“这概率有多低?”
“在自然进化中,概率极低,”“太一”的合成音响起,语调平稳,但数据流的速度显示其正在进行高速运算,“但这是在人工干预、跨星球生态融合环境下,由基因修饰和空间站特殊物理条件共同作用产生的……意外。可以视为一种新型的‘环境兼容性冲突’。”
危机本身或许不算致命,但其象征意义和引发的恐慌,却可能比一次直接的攻击更具破坏力。它直接挑战了“星桥”融合理念的基石——不同文明形态能否在物理层面安全共存。
很快,关于如何解决“花粉危机”的争论就在控制中心爆发了,而这场争论,恰恰是人类与机器人思维模式差异的缩影。
以陈医生和部分人类生物学家为首的一方,提出了“保守治疗与根除方案”。
“当务之急是控制症状!”陈医生语气急切,“我们需要立即对过敏者进行抗组胺药物和激素治疗,缓解他们的痛苦。同时,必须彻底清除B-7区的所有‘霞光兰’及其相关疑似花粉源植物!隔离整个区域,进行深度净化。这是最直接、最快速阻断过敏源的方法!”他的方案基于医学应急原则和风险控制,核心是“消除威胁源”。
而以“青禾”和机器人工程师团队为首的另一方,则提出了“环境调控与系统适应性方案”。
“彻底清除是一种资源浪费和知识损失,”“青禾”的逻辑核心驱动着它的回应,“‘霞光兰’的观赏价值和其潜在的生态调节功能尚未完全评估。我们建议:首先,立即调整模块内的大气循环模式,增加静电吸附和高效微粒过滤装置的功率,物理性降低花粉浓度。其次,为受影响机器人加装局部电磁屏蔽模块,升级其传感器滤波算法,以抵御电荷扰动。对于人类,可以暂时配发高密度防护口罩。此方案旨在提升系统整体耐受性,而非消灭特定要素。”他们的方案基于系统优化和资源效率,核心是“增强系统韧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桥守望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星桥守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