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申怀安,你别动不动就觉着有人想害你,我大梁的官员难道就那么不堪?”
申怀安:“陛下教训的是,是臣小人之人,臣方才说错话了,还请陛下责罚,要不就撤了臣的定远侯,将臣罢为草民,臣一定不会有怨言。”
皇上:“你这个不让人省心的,还是不想做官,气死朕了,朕还就告诉你了,罢官免谈,再有下次,朕就罚你银子,看你还敢不敢动不动就想罢官了。”
申怀安:“陛下,您可千万不能罚臣的银子啊,那是臣的命啊,臣知错了,臣一定好好办差。”
皇上:“这还差不多,你不说朕还差点忘了,你还是科学院的院长,这些天你虽然没有上朝,可也在为朝廷效力,朕此次就饶了你。
今天让你上朝,是关于大军换防的问题,具体你还有何补充?”
申怀安:“回陛下,关于大军换防问题,臣已和安国公商议多次了,此次韩文轩将军接手大皇子接防许阳,荀无常将军前往大宇边境,换防东境。
现在荆楚和大梁已恢复盟友关系,臣建议韩将军前去换防时,将楚国太子楚文泽带去许阳,交还给荆楚,以显大梁风度。
而荀将军去东境,臣建议将大军原驻扎之地向后撤三十里,此一是表明大梁对大宇的信任,并没有其它心思;二是也可以稳住大宇,现在正值出兵巴蜀之际,只要他们不添乱就行。”
皇上道:“你所言甚合朕意,安国公、左相,关于申怀安补充的这两点,你们是何意见?”
安国公道:“回陛下,臣以为申将军所言极是,现在大梁的重心是在征战巴蜀上面,其它只要平稳就行。”
左相道:“回陛下,定远侯关于荆楚之事,臣没有意见,只是为何让东境大军驻地后撤三十里是否有些不妥。
臣以为还是按以前的样子,如果主动后撤,这不是在向大宇示弱吗?如果让大宇有心之人上书大宇朝廷,难免他们会动其它心思。”
申怀安道:“左相,您的意见也有些道理,这件事是本侯多想多了,陛下,臣以为左相之言也甚有道理。”
申怀安此话一出,朝臣纷纷私下猜测,这个申怀安什么时候转了性子,他不是一向和左相不对付吗,怎么这回却赞同左相的意见。
而皇上看到申怀安如此大度,在朝堂之上维护和谐,也很是开心,问询了一下安国公的意见,此事就这样定了。
皇上:“关于大军换防一事就这样定了,具体事宜由安国公去安排,退朝。”
“臣等告退。”
皇上:“申怀安,你留下,朕还有事要问你。”
百官退走后,大殿之上除了太监总管丁升,就只剩皇上和申怀安了。
申怀安道:“陛下,这是臣从匈奴大营带回的好东西,特敬献陛下。”
皇上:“申怀安,这是什么?”
申怀安:“回陛下,这是匈奴的鹿鞭、鹿血还有虎鞭和虎骨,臣将这些全部用好酒水泡好了,保证陛下喝了之后会更回威武雄壮。”
皇上:“哈哈哈,申怀安,这个礼物朕很是喜欢,不过申怀安,你大胆,这么好的东西为何现在才呈上来?”
申怀安:“陛下冤枉啊,匈奴的酒太平缓,也不合陛下口味,所以臣回京以后就用上好的灵山佳酿泡的,用时一个多月,现在正好供陛下享用。”
皇上:“哈哈哈,申怀安,你有心了,朕很是欣慰。
另外,今天把你留下来,是关于大宇昌王素儿的事,朕听长公主说,你有法子颠覆大宇朝政,具体你有什么办法?”
申怀安:“回陛下,此事体大,而且牵扯甚广,甚至还会涉及到荆楚,再说其耗资巨大。
这件事搞不好还会影响大梁国运,为此臣一直在权衡利弊,陛下,真要为了如荷长公主和昌王殿下行此大事吗?”
皇上:“大宇国力强盛,和大梁三十多年来一直相处甚好,如果不是为了如荷皇妹和素儿,朕也不会有此想法。
可是长公主一向重情,关于如荷皇妹的事,她一时也很担心,你先说说你的办法,朕再考虑要不要去做。”
申怀安:“回陛下,臣的计划是以许阳三城为注,换取荆楚边界的通州两城,通州地处荆江以北,在那里建造深水船坞,可直达东海。
我们以此为基础,训练水军,建造舰船,然后大梁派兵乘船顺江东下,直达东海,舰船入东海后,再转向北,堵住东瀛后路,而大宇可派兵从陆上攻击东瀛倭寇。
东瀛倭寇至所以能侵犯大宇,靠的就是他们的海上力量,如果大梁从背后摧毁他们的海上力量,如此以来两面夹击,这些倭寇将进退两难。
如此一来,拿下他们只是时间问题了,这样昌王就可以以东海为基础,壮大势力,到时大梁再从海上资助他一些兵器和物资,让他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兵大宇京都。
如果计划周密,不出两年,昌王就算不能继承大统,也完全可以自保,到时让他接回如荷长公主,如此以来,如荷长公主和昌王就再无后顾之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梁好声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梁好声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