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怀安:“长公主,实不相瞒,荆楚若南公主继位,这背后也有臣的影子,不然荆楚今天不会这么爽快就应了臣的条件,而且他们还主动助大梁在背后袭击前太子楚文泽。
如果臣以一己之力颠覆了大宇朝政,这让陛下会怎么想?到时臣恐怕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臣一直在犹豫。”
长公主愣了一下道:“难怪当初楚文泽攻打许阳,你让本宫传信给荆楚,不久后许阳之危就解了,原来你是早就有了把握。
申怀安,你虽然聪慧,可是大宇势力雄厚,你想颠覆他们的政权,不是件简单的事,你真的有把握?”
申怀安:“等臣拿下巴蜀之后,才有精力谋划这件事,只是长公主真要这么做吗?”
长公主:“我的这位皇弟啊,自母妃离去后,从小就受尽了打压,也受了不少苦,导致他现在有些多疑,特别是他登基之后,有时连本宫都摸不清他的思路了。
但本宫相信,他毕竟是本宫的皇弟,但这件事……皇弟虽然对你信任有加,可是你的能量一旦真的过大,到了他无法掌控的时候,本宫也说不准皇弟会如何对你。
申怀安,你给本宫说实话,你究竟是怎么样的?”
申怀安:“殿下,臣年幼时一直受家父教导,要感谢皇恩,而且家父也曾是陛下的旧部,所以臣此生就一个信念,助陛下开疆扩土,君临天下,让陛下成为天下之主。
现在臣平了匈奴,而且巴蜀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出兵的理由,现在巴蜀孤立无援,只要我们应对得当,一定会吞并巴蜀。
而西域也自顾不暇,收拾他们不费太大力气,而以荆楚的势力完全不够和大梁抗衡,而且荆楚现在是楚若南主政,她一介女流,除了自保也无大志,所以他们的威胁也不多。
臣起初最担心的就是大宇,大宇地大物博,本以为他们是我大梁今后最大的障碍,可现在听昌王一说,大宇皇子不合,皇后干政,现在又有了东海之患。
我大梁安全可以此为契机,助昌王起兵,让他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扶持昌王颠覆大宇政权,长公主您想,昌王是您的侄儿,他登上了皇位,肯定会与大梁交好。
到时大梁一无内忧,二无外患,海宴河清,待天下风云突变,大梁可一举扫清天下,到时四海之内、率土之宾,皆为大梁国士,天下就只有大梁了。”
长公主听了申怀安的话,愣了好一会道:“申怀安,你可真敢想啊,竟然背后筹划了这么大的事,可是你真的有能力助皇上君临天下吗?”
申怀安:“长公主,臣自进京以来,先收潼州,后灭匈奴,哪件事是在您的预料之中,臣还不是都办成了。
如今大梁兵多将广,刚灭了匈奴又士气正盛,装备又断崖式领先他国,而且和那么强悍的匈奴对战,活下来的都是久经沙场的将士,现在正是他们建功立业的时候。
只要陛下令旗一指,就是将士们立功之时,到时根本不用费力,我大梁铁骑完全可以摧枯拉朽,勇往之前,可以毫不费力的拿下巴蜀。
到那时,只要筹募得当,从内部分化大宇,就算短时间之内拿不下大宇,也完全可以让昌王偏安一隅,这样也算是达到了您的期望。”
长公主此时转过身靠在申怀安肩上道:“申怀安,这些事情做起来很是费力,本宫不想你再身陷战场了,不如你想法子接回如荷皇妹,我们找个地方安静的生活下去吧。
这些年本宫也累了,好不容易遇到了你,本宫实在不是想你有任何风险,听慕晴说灵山风采秀丽,到时带上慕晴和宛儿,我们就回到你的家乡,安静的生活好不好。”
申怀安抚摸着长公主的头道:“殿下,大丈夫生于人世间,总要有一番作为,再说臣也是为了天下百姓,等陛下统一天下,四海之内皆无战乱,所有的百姓都不会再受战乱之苦。
到那个时候,四海之内皆由你我策马扬鞭,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再也不会有这些烦心事了。”
长公主道:“本宫知道你不会答应,你就和上官仁远一样,心中只有天下和百姓,这件事本宫也不拦你了,看你做到什么程度吧,不过你要保证让皇妹不再受苦就行。”
申怀安:“殿下,现在昌王在大梁一时无碍,如荷长公主虽然远在大宇,但他还是大宇正式册封的贵妃,没有敢把她怎么样,这件事容臣再想想。”
长公主:“对于荆楚呢,你准备如何去办?你和本宫说实话,楚若南是否也对你有意?你为何如此费心替她谋划?”
申怀安立即解释道:“长公主,您想到哪里去了?臣之所以相助若南公主,完全是为了大梁。
您想如果楚文泽即位,他肯定会打许阳的主意,而若南公主则会先考虑保境安民,两人的性格不同,对大梁的政策也完全不同。
所以去年若南公主出使大梁时,臣才点了她一下,真没想到,她竟然成登上了皇位。”
长公主:“我说呢,楚若南现堂堂一国之君怎么会看上你这样一个痞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梁好声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梁好声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