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公道:“怪不得老夫当初回京之时,方将军却自愿留下,原来是因为这个,方将军是个人才啊,作战勇猛不说,还性子平稳。
此次抗击匈奴,如果不是方将军带大军及时赶到,我等早就战死沙场了,既然他想留在甘州,申将军放心,这件事老夫去和陛下说。”
申怀安:“多谢元帅,还有一事,就是童亮,他虽然是您钦点的大军参谋,但还没有在兵部备档,按理说他现在还没有正式军职,这件事还劳烦元帅想想办法。”
安国公:“哈哈哈,申将军多虑了,关于童亮的事,老夫在折子中早就将他提出来了,定的职务是中军参将,这个申将军可还算满意?”
申怀安立即起身行礼道:“多谢元帅,还是元帅想得周到,是末将多虑了。”
安国公道:“童亮是个人才,他这样的人一定不会埋没,申将军此番前来,还有其它要事吧?”
申怀安:“再就是西域的事,我已和他们说好,会给他们提供物资,助他们夺回王城,只是供应粮草一事……”
安国公:“这件事是早就定好了,难道申将军还有其它想法……”
申怀安:“元帅,原定于由大梁提供粮草,可末将觉得有些不妥,建议让宣武军主将龚坚向西域提供物资,这样对外也好有个解释,就算事情泄露了,也是下面人做的,和朝廷没有关系。”
安国公:“申将军此事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申将军还在怀疑潼州这一仗,不是巧合?”
申怀安:“元帅,末将只是怀疑,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两国退兵后,龚坚应该立即加固城池,以守待援。
可是他却亲率大军倾巢而出追击西域大军,留下潼州一座空城,再说他刚带大军出去没有两天,巴蜀就卷土重来,难道这真的是巧合吗?
还有他一路西进,缠着西域的大军打,导致西域王城空虚,辰王这才有机会抢占他们的王城,难道这也是巧合?
就算是巧合,可这也太巧了吧,几个巧合加在一起,就不在再是巧合了,但这件事他却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他可以说对外作战,稍纵机失,巴蜀卷土重来的事情完全是他的误判。
而且他也重创了西域大军,然后他还急行军回援,逼着巴蜀退兵,这一切他完全有一个不可质疑的说辞,再说打仗哪有十全十美的?”
安国公:“所以你建议以宣武军的名义向西域提供物资,完全是在试探各方的反应?”
申怀安道:“元帅,有些事不好明说,您想想,左相原是辰王的旧部,两人交情很深,加上这次他儿子龚坚的做法,不得不让人怀疑。
龚坚自己肯定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率军出城作战,朝中肯定有人指使,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末将想多了,这样也不会影响正常计划,只是换了个说法而己。
可万一他们真有问题呢,您想想,当辰王得知是龚坚给阿里木提供了物资,他会怎么想?”
听申怀安这么一说,安国公沉思了好久道:“申将军,这些年老夫一直镇守边关,对朝中之事了解甚少,如果真按你这么一说,潼州战事确实有些蹊跷。
另外左相此人深受陛下信任,无端猜测当朝左相也确实不妥,你的这个办法正好可以试探各方反应,申将军此番前来,是想让老夫去给陛下建议?”
申怀安:“元帅,这件事只有您去说,末将和左相本就不和,如果我去向陛下建议,肯定会让陛下不快,而您就不一样了?
您这些年一直在外领兵,对朝堂之事也了解不多,反而会让人认为您是公事公办。再说您是大梁元帅,所有的军事问题,陛下肯定会相信您的判断,所以……”
安国公:“申将军,你是给老夫出了一个难题啊,老夫一员武将,官至元帅,如果再插手朝堂之事,甚为不妥。”
申怀安:“元帅,为了大梁百年计,还请元帅看在潼州百姓的份上向陛下建言,再说此次和谈皇上钦点了您是主官,并没有越界。”
安国公:“申将军,就按你说的,老夫下午去过科学院之后,晚上会进宫面圣,你记住,这件事老夫不是针对任何人,只是为了潼州百姓。”
申怀安:“多谢元帅大义,有劳元帅了,末将告辞。”
申怀安走后,安国公还在思索这件事,他总觉得自己掉进了申怀安的圈子里,只到国公府老夫人前来说是他回来多日了,皇后娘娘甚是想念,让他进宫见见皇后。
安国公这才下定决心,皇后是他的女儿,而三皇子景伦是他的外孙,就目前情况来看,景伦完全有望封为太子,为了给他扫清障碍,这件事他责无旁贷。
而申怀安出了安国公府,就直奔长公主府。
这几天申怀安一直连轴转,忙得不可开交,自前天阅兵后,晚上又是演出,昨天先是见了右相,后又和安国公进了宫,晚上家里又来了客人。
而今天就更忙了,早朝和谈后,先是去见了荆楚和西域使者,现在刚出安国公府,又得去和公主府,再加上这两晚长公主的索取,他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梁好声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梁好声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