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终章。
想到夫人和春桃无辜死亡,还有这些关键因素,宋玉叔决定,重新彻查此案。
暮色漫进刑部档案室,宋玉叔将烛火拨得更亮些,案头宗卷,堆成小山。
“大人,这是近三月所有姓官员往来记录。”
书吏擦着汗,将新账簿推过来。
“侍明远”三个字,撞进他眼帘。
“户部侍郎?”
宋玉叔看着牙行交易记录,突然冷笑出声。
“上任前半个月,他和牙人密会七次?”
窗外夜风起,吹得窗棂咯咯作响。
三日后,暗卫首领单膝跪地:“大人,侍明远正是前朝侍郎亲侄。
当年流放时,他藏在乳娘怀里逃过一劫,却害了她一命。
宋玉叔将茶盏砸落青砖,瓷片飞溅:“好个狸猫换太子!
虚报的十万石救灾粮,原来都藏在那凶宅!”
夜雨倾盆,四个身影围坐在密室。
大理寺卿转动着扳指:“侍明远党羽遍布六部,欺上瞒下,私吞款项。”
御史中丞拍案:“难道要看着灾民饿死?
他敢用阴宅藏赃,咱们就用阳谋破局!”
众人目光,投向沉默的宋玉叔。
“明日早朝,我要当众呈上三件证物。”
宋玉叔展开染血的红头绳,正是从秋月尸首上取下的。
他举起侍明远与牙人的密信。
“第一,是能索命的阴魂怨气;
第二,是勾结奸商的铁证。
至于第三……”
他目光扫过众人,“便是各位大人的浩然正气。”
侍明远听到手下密报,眼神逐渐阴冷。
“宋玉叔最近动作频繁,怕是查到了什么。”
管家小心翼翼地说。
“哼,不知死活的东西。”
侍明远将扳指重重拍在桌上。
“去,找几个好手,今夜就去了结他。
记住,证据必须全部销毁。”
夜幕笼罩京城,宋玉叔书房的灯还亮着。
突然,几道黑影翻过院墙,如鬼魅般逼近。
“大人,有杀气!”
春桃警觉地握紧香囊。
夜已深沉,宋玉叔书房内烛火摇曳,案头堆满文书,是侍明远贪腐的罪证。
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眶,刚要起身舒展筋骨,忽听窗外传来瓦片轻响。
还未及反应,三道黑影破窗而入,寒光闪闪的匕首直取要害!
“大人小心!”春桃闪至门前,抄起铜香炉砸向杀手。
为首的黑衣人狞笑:“宋大人,交出证据,留你全尸!”
文书塞进暗格,宋玉叔抄起官印扔过去。
“白日里作威作福,夜里当鼠辈行刺,侍明远就这点手段?”
打斗声惊醒了府中众人。
管家婆子举着油灯大喊:“护主!护主!”
老仆张福抡起扫帚加入战团,家丁侍卫手持棍棒,从四面八方涌来。
春桃看准时机,将香灰撒向一杀手眼中,趁对方睁不开眼,一脚踢中膝盖。
“撤!”
黑衣人见势不妙,虚晃一招,翻墙而逃。
春桃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有余悸:“定是那牙人走漏了风声。”
宋焘赶到,见宋玉叔组织家丁侍卫,要去围剿杀手。
他连忙制止:“穷寇莫追,有他们倒霉的时候。”
皇宫御书房,气氛凝重。
宋玉叔神色肃穆,手持一叠文书,跪地启奏:
“陛下,臣经多方查访,已掌握铁证,侍明远及其党羽贪污腐败,祸乱朝纲。
这是收集的证据,请陛下查看。”
皇帝眉头紧皱:“竟有此事!朕如此信任他,他竟贪赃枉法。快呈上来!”
宋玉叔双手呈上证据,太监接过转呈皇帝。
皇帝翻阅着,脸色愈发阴沉,咬牙切齿道:“证据确凿,罪无可恕!
朕下令,即刻彻查,务必将侍明远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宋玉叔抱拳:“陛下放心,臣已安排妥当,只等您下令便可动手。”
皇帝起身踱步:“此等奸佞,不严惩何以服众安天下!
贪污财物必须追回,证据一丝一毫都不许遗漏。”
“遵旨!臣联合数位忠臣,已暗中布局许久,如今时机成熟,定让他们无所遁形。”
“你办事朕放心,不过还需谨慎,别让他们逃脱罪责。”
几日后,宋玉叔再入御书房,面露喜色跪地奏报:
“陛下,幸不辱命!侍明远及其党羽全部抓获,无一漏网。
贪污财物尽数查获,证据妥善保管,这是详细奏报。”
皇帝接过奏报查看,面露欣慰:“好,做得好!宋玉叔,你为朝廷立了大功,奸佞终得惩处。”
“陛下过奖,此乃臣分内之事。
朝廷为天下根本,严惩腐败之徒,方能朝廷清明,百姓安居。”
“传朕旨意,将侍明远及其党羽依法严惩,以儆效尤。
此次给朝廷敲响警钟,朕日后定加强吏治,绝不让此类事再发生。”
“陛下圣明!愿我朝国运昌盛,百姓富足。”
审讯中,侍明远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他承认,自己为了复仇和满足贪欲,利用了侍府的阴魂传说,将此地成为秘密据点。
他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一切,因为阴宅事件而败露。
案件结束后,宋玉叔回到宋府。
此时的侍府,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阴森。
石榴树下的新苗,已经长成了小树。
春桃留在宋府,这里有她太多的回忆。
这次事件,虽然让宋玉叔失去了夫人和秋月,但也看清了官场的黑暗。
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继续为替民除害,铲除贪官污吏,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座阴宅的传说,也在京城流传。
人们都说,是乳娘的冤魂和春桃的善良,打破了侍明远的阴谋,让正义得以伸张。
从此以后,侍府更名宋府,已不再是人们眼中的凶宅,反而成了一个象征,这里有正义和勇气。
此后的宋府,南来北往的过客,总会慕名而至,缠着春桃,讲述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她娓娓道来,众人仿若穿越时空,老宅里的阴森诡影、暗室中的生死较量,如亲身经历。
让他们真切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沧桑厚重。……
“蒲先生,这文,和原文有些不一样哦。
不过,看得过瘾。”
听完巫梅的评价,蒲松龄摇摇头:“当时,有些情况,没法写……”
喜欢新聊斋今古异闻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新聊斋今古异闻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