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冻土的风穿过本源锚定场的无形屏障时,已失去了刺骨的寒意,化为柔和的气流拂过溶洞外围的荒原。两百公里范围的本源锚定场泛着银紫与暗金交织的柔光,终末次元能量闭环在溶洞能量盒中无损耗流转,挖宝铲的全维度探测模块显示,安全区内的空间稳定、生态繁荣,甚至有低阶植物在本源能量的滋养下,从冻土中冒出嫩绿的新芽。陆奇坐在终末防御墙的了望台上,指尖摩挲着泛着本源光芒的挖宝铲,目光平静地扫过安全区外围——那里,几处幸存者搭建的简陋营地炊烟袅袅,在末世里透出一丝难得的烟火气。
这种平静持续了三个月,直到挖宝铲的探测模块突然弹出异常信号:“检测到异域空间波动,坐标:安全区西南边界,能量特征未知,非本土变异体或人类势力,数量:12,正突破本源锚定场外围屏障。”
陆奇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本源锚定场的屏障能抵御次元侵蚀与本土威胁,却从未遭遇过“异域空间”的闯入者。探测模块显示,这些闯入者的能量波动与本土人类相似,但夹杂着一种陌生的“异域本源能量”,既不属于次元能量,也不属于黑晶、辐射等已知能量形态。更关键的是,他们的移动轨迹直指安全区核心——溶洞方向,显然是被本源锚定场的能量吸引而来。
对陆奇而言,这不是简单的“外来者入侵”,而是“永恒净土的边界试探”。他不知道这些异域幸存者的目的,是寻求庇护,还是觊觎本源能量与溶洞的生存环境?异域本源能量是否存在未知威胁?在末世里,任何未知的闯入者都可能打破现有的平衡,务实的生存准则告诉他:先锁定、再观察、最后根据对方的行为决定是驱逐还是歼灭,绝不能让异域因素威胁到核心安全。
接下来的8小时,陆奇启动“异域应对预案”,所有行动围绕“监控轨迹、隔离观察、防御预警”展开,不主动挑起冲突,但也绝不放松警惕。
第一步是轨迹锁定与监控:将挖宝铲的次元本源掌控能力与九宫次元锚阵联动,在闯入者周围构建起无形的“监控结界”,实时传输他们的影像、声音与能量波动;调动安全区外围的十台次元狙击炮塔,将瞄准镜对准闯入者,保持待机状态,若对方出现攻击行为,可瞬间启动打击;驾驶越野车,借助次元穿梭能力,隐藏在闯入者行进路线的侧方高地,近距离观察他们的装备、行为模式与沟通方式。
通过监控,陆奇很快摸清了这些异域幸存者的基本情况:他们穿着与本土幸存者截然不同的银白色轻质装甲,装甲上铭刻着陌生的能量纹路,手持造型奇特的能量武器,看起来更具科技感;队伍中既有手持武器的战斗人员,也有背着仪器的科研人员,还有两名看似平民的老者与孩童,显然是一支完整的迁徙队伍;他们的沟通语言陌生,但通过肢体动作能看出,队伍纪律严明,战斗人员时刻警惕周围环境,科研人员则不断用仪器探测本源锚定场的能量,眼神中带着贪婪与敬畏。
第二步是隔离与预警布置:在闯入者行进路线前方五十公里处,用次元本源能量构建起一道“半透明本源屏障”,屏障仅阻挡通行,不释放攻击性能量,用于试探对方的反应;在屏障后方十公里处,布置二十枚“非致命次元锚定雷”,触发后能释放麻痹性次元能量,暂时限制对方行动,而非直接造成伤亡;将溶洞入口的终末防御墙能量提升至警戒状态,次元狙击炮塔全部转向西南方向,同时通知安全区外围的本土幸存者(通过之前留下的简易通讯器),暂时撤离至安全区东侧,避免卷入冲突。
第三步是自身装备与战术准备:将终末防御装甲切换为“本源警戒形态”,涂层泛着暗金色的防御光芒,能随时切换至攻击模式;挖宝铲默认形态调整为“次元本源狙击炮”,能量输出调至非致命档位,可发射麻痹性本源能量束;随身携带五枚非致命次元锚定雷、三枚终末干扰手雷,以及终末本源剑,剑刃收敛本源能量,仅保留物理切割能力,确保在需要时能快速制服目标,而非直接击杀。
次日清晨,异域幸存者队伍抵达本源屏障前。为首的是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子,银白色装甲上有明显的战斗划痕,手持一把泛着蓝色异域能量的长刀,他伸手触摸屏障,指尖刚接触到柔光,就被一股温和却坚定的力量弹开。队伍中的科研人员立刻围上来,用仪器对着屏障扫描,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陌生数据,他们低声交谈着,神色凝重。
陆奇没有现身,而是通过挖宝铲的次元传音功能,将一道经过能量转化的“通用警告信号”传入对方的通讯器:“此处为终末安全区,禁止闯入,立即撤离,否则将启动防御打击。”
陌生的语言通过通讯器传出时,异域幸存者队伍瞬间骚动起来。为首的高大男子抬手示意队伍安静,他对着屏障喊道:“我们来自‘星穹界’,家园被次元崩塌吞噬,感知到此处有稳定的本源能量,前来寻求庇护,无意争斗。”他的话语通过挖宝铲的能量翻译,清晰地传入陆奇耳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末世:我挖宝求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末世:我挖宝求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