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冻土的黎明带着刺骨的寒意,零下三十度的寒风穿过山谷,卷起地面的碎冰,撞击在溶洞入口的石墙上,发出“呜呜”的呼啸。陆奇站在石墙的射击孔后,掌心的挖宝铲泛着十七色微光,地质探测模块显示周围五十公里内地质稳定,但生物探测界面上,一道密集的红色光点正朝着溶洞方向移动——距离30公里,数量约20人,携带的能量信号显示有自制火炮、改装步枪,还有少量电磁干扰装置,正是之前被他击退的幸存者小队背后的有组织势力“冻土营地”。
陆奇的眼神没有丝毫波动。他早就通过挖宝铲的远程探测,摸清了冻土营地的底细:营地位于120公里外的废弃高原兵站,规模约50人,首领是前军方后勤人员,作风狠辣,靠着掠夺过往幸存者的物资壮大,之前的六名掠夺者只是他们的前哨。对方显然通过残留的痕迹追踪到了溶洞,觊觎这里充足的水源、安全的地形,以及陆奇手中先进的装备和物资——对末世的幸存者势力而言,一个能抵御严寒和地质灾害的天然溶洞,无疑是生存的命脉。
对陆奇而言,这不是需要权衡的冲突,而是必须彻底清除的威胁。他从不相信任何幸存者之间的“合作”,尤其是这种以掠夺为生的势力,留着只会无穷无尽地制造麻烦,甚至可能在他外出探索时偷袭溶洞,破坏他辛苦重建的生存根基。务实的生存准则告诉他:要么彻底消灭对方,要么被对方消灭,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接下来的8小时,陆奇以溶洞为核心,构建起一道多层次的防御网,所有布置都围绕“利用地形、精准消耗、高效歼敌”展开。第一步是外部陷阱带:他驾驶越野车,在溶洞入口外三公里的山谷通道上,设置了三道重力陷阱——用重力晶核的能量激活地面的岩石,形成隐形的重力场,一旦有车辆或人员踏入,重力会瞬间增强至3倍,让其陷入动弹不得的状态;在重力陷阱之间,嵌入电磁晶核,连接成隐形的电磁网,触发后释放高压电弧,瘫痪对方的电子设备和武器;最后在通道两侧的冻土中,埋下十枚冰元素触发地雷,一旦被触碰,会瞬间释放低温,冻结周围五米内的目标,为后续打击创造条件。
第二步是溶洞入口防御强化:他用等离子能量将石墙加厚至两米,在射击孔后加装可升降的陨铁挡板,既能防护自身,又能随时展开攻击;在石墙顶部嵌入火山熔晶,连接成高温喷射口,一旦敌人靠近石墙,可瞬间释放300℃的高温,融化对方的武器和防护;同时将声波晶核与电磁晶核结合,在入口处形成一道“声波干扰屏障”,能扭曲对方的听觉和视觉判断,让其难以精准瞄准。
第三步是洞内应急部署:将越野车停在溶洞深处的通道旁,引擎保持怠速,随时可以启动突围或迂回攻击;在储存物资的分支小洞门口,用暗物质晶核设置了隐形屏障,防止敌人闯入破坏;将挖宝铲的默认形态切换为“多元素组合模式”,可快速切换冰、火、电磁、重力四种常用能量,应对不同的攻击场景;同时将所有剩余的干扰手雷(时空、磁孢、星尘各3枚)放在随手可及的位置,用于应对突发状况。
中午十二点,挖宝铲的探测模块显示,冻土营地的队伍已经进入山谷通道,距离溶洞还有15公里。陆奇回到溶洞内部,躲在石墙后的防御工事里,通过挖宝铲的实时探测画面,密切关注对方的动向。这支队伍比他预想的更有组织:前方是两辆改装过的装甲车,车身覆盖着厚厚的冻土和金属板,后面跟着十几名步行的武装人员,手持步枪和火箭筒,最后是一辆装载着自制火炮的卡车,显然是准备用重火力突破溶洞入口。
“果然是有备而来。”陆奇低语一声,手指扣在挖宝铲的能量触发键上。他没有急于攻击,而是等待对方踏入第一道重力陷阱。
半小时后,队伍前方的两辆装甲车顺利通过山谷入口,毫无察觉地驶入第一道重力陷阱区。陆奇立刻激活陷阱,挖宝铲的重力能量瞬间传导至地面,两辆装甲车的车轮突然陷入冻土,车身剧烈下沉,引擎发出刺耳的轰鸣声,却无法前进半步——3倍重力让装甲车的自重瞬间翻倍,轮胎被压得变形。
“怎么回事?!”装甲车的对讲机里传来慌乱的呼喊,后面的武装人员停下脚步,警惕地四处张望。陆奇没有给他们反应时间,启动通道两侧的电磁网,高压电弧瞬间爆发,走在前面的几名武装人员浑身抽搐,手中的步枪掉落在地,身体倒在冻土上,很快就被严寒冻结。
冻土营地的首领显然没想到会遭遇伏击,立刻下令:“火炮准备,轰击前方地面!”装载火炮的卡车调整角度,对准重力陷阱区发射了一枚炮弹。炮弹呼啸着落在陷阱旁的冻土上,引发剧烈爆炸,碎石飞溅,但重力陷阱和电磁网的能量核心深埋地下,并未受到破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世:我挖宝求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末世:我挖宝求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