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成果展示课”上,孩子们的“作品”五花八门——有的画了小光的绿光,有的用海藻编了小螃蟹,有的跟着小桃做了迷你星点水母布丁,还有的和小长一起跳了“海豚舞”。小桃给每个孩子都发了“夏令营结业证书”,上面写着“深海小守护者”;校长则给每个孩子送了一颗“海豚纪念品”(用海藻编的小海豚挂件),孩子们抱着挂件,舍不得离开,都说明年还要来。
夏令营结束当晚,小长带着小海豚们,在浅水区跃出水面,像是在“送别”;孩子们趴在栏杆上,喊着“小长哥哥再见”“小光再见”;小桃摸着小长的背鳍,笑着说:“明年夏令营,还要请你当辅导员,好不好?”小长用头蹭了蹭她的手,像是在“同意”;小光在水箱里用绿光拼出“夏令营快乐”,整个科研站都沉浸在离别的温馨里。
第753集:林夏的“声纹密码破译记”与“藏在信号里的深海地图”
林夏整理通讯兵爷爷的旧通讯设备时,发现了一个生锈的“声纹密码盒”——盒子上刻着老船长的名字,里面装着一卷泛黄的声纹磁带,播放出来的全是“滴滴-答答”的密码,和之前观测站捕捉到的神秘信号一模一样。“这不是普通密码,”林夏盯着磁带,眼睛亮了,“这是老船长画的‘深海地图’,用声纹密码记录的!”
破译密码需要“钥匙”——老船长的航海日志里有几页“密码对照表”,但只有一半,另一半不知所踪。林夏把老旋请来,它的声纹海螺能放大磁带的声音,还能识别老船长的声纹频率;小满用“水下听觉”听密码的节奏,试着和海水震动频率对应;沈清月则翻遍了海鹰号的旧物,希望能找到另一半对照表。
破译第三天,沈清月在海鹰号的夹层里,找到了一本旧笔记本,里面居然有另一半密码对照表!对照表上写着:“滴滴-答答”对应“暗礁”,“答-滴滴”对应“海沟”,“滴滴-答-滴滴”对应“星星部落”,最关键的是“答-答-滴滴”,对应“深海宝藏”,后面还画着个小罗盘,和之前找到的老罗盘一模一样。
林夏按照对照表,把磁带的密码翻译成地图——地图上标记了三个关键地点:暗礁区的老潜水艇、海沟的星星部落、珊瑚谷的老海龟栖息地,而“深海宝藏”的位置,居然在三个地点的中间,标记着“友谊之泉”。“友谊之泉是什么?”林夏皱着眉,老旋突然晃了晃壳,声音变得清晰:“我听过老船长说,友谊之泉是一片能让生物恢复活力的泉水,藏在珊瑚谷深处,只有真正的朋友才能找到。”
大家跟着破译的地图,来到珊瑚谷深处——果然在一片发光珊瑚后面,有一汪清澈的泉水,泉水里泛着淡淡的绿光,老海龟说这就是“友谊之泉”,受伤的生物喝了泉水,伤口会很快愈合;疲惫的生物泡在泉水里,会立刻恢复活力。小满用手捧了点泉水,喝了一口,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尾巴的绿光都亮了几分;小光喝了泉水,触须晃得飞快,绿光闪得更明亮。
林夏把友谊之泉的水样本带回实验室,发现里面含有大量“活性蛋白”,和星点水母的发光蛋白类似,但更有活力,能促进生物细胞再生。“这是新的科研发现!”林夏激动地说,“我的论文标题就叫《声纹密码破译与深海友谊之泉的活性蛋白研究》,肯定能火!”
当晚,林夏把声纹密码盒和破译的地图,放在声音博物馆里,旁边立了块牌子,上面写着:“老船长的密码,藏着深海的秘密,更藏着对朋友的信任。”老旋的声纹海螺里,循环播放着破译后的密码,游客们听着密码,看着地图,都在感叹老船长的智慧;林夏则坐在实验室里,看着友谊之泉的水样本,笑着说:“下次,我要研究用泉水做‘活力饮料’,让科研站的朋友都能活力满满!”
第754集:沈站长的“深海友谊档案馆”与“会整理档案的机械螃蟹管理员”
随着科研站的故事越来越多,老物件、老照片、科研成果也堆得越来越多——老船长的航海日志、沈清月爸爸的旧潜水镜、林夏的论文、小满的治愈日志、小桃的活动照片,还有生物们的“纪念品”(小光的第一片发光黏液、小邮的第一封信件、小清的第一把小铲子)。沈清月看着这些宝贝,决定建一个“深海友谊档案馆”:“把这些带着友谊的物件都收藏起来,整理成档案,让后人能看到我们的故事。”
档案馆就设在深海故事馆旁边,用防水金属板搭建,里面分成“人类档案区”“生物档案区”“科研档案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玻璃展柜和档案架;林夏负责给档案分类,给每个物件贴标签;小桃负责装饰,用荧光海带和月光藻灯,把档案馆变成“发光的记忆库”;最特别的“档案管理员”是机械螃蟹——沈清月给它的钳子上装了个迷你“档案夹”,它负责把档案放回对应的架子上,还能根据标签,找到游客要找的档案,活像个“智能管理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