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集:小满的“治愈诊所漂流站”与“会划水的迷你治疗船”
友谊博览会后,小满收到了远海生物的“求助信号”——小邮送信回来时,叼着的纸条上画着一群被油污困住的小鱼,地点在离科研站几十海里的远海浅滩。“太远了,来回跑太费时间,”小满蹲在甲板上晃尾巴,突然眼睛一亮,“我们搞个‘治愈诊所漂流站’!把治疗工具装在小船上,飘到远海去,既能随时治疗,又能让小邮少跑点路!”
漂流站的核心是“迷你治疗船”——林夏用轻质防水材料做了艘小船,船身涂着发光蛋白,晚上会亮,方便生物识别;船上装着小满的“移动治愈箱”,里面有稀释的月光藻汁、记忆胶、迷你海水调配器,还有小桃织的“海藻急救包”;最特别的是“动力系统”——小满用控水术在船底装了个“水推进器”,不用燃油,靠海水流动就能前进;小光的水箱被固定在船头,它负责“导航”,用绿光拼出方向箭头,比指南针还好用。
可试航当天就出了岔子——小满刚启动水推进器,船就顺着水流往暗礁区飘,小光急得用触须碰船壁,绿光闪得慌乱,小满赶紧调整控水术方向,才把船拉回来。“得加个‘锚’!”小桃跑过来,用粗海藻编了个大锚,拴在船尾,“飘到地方就下锚,再也不怕被冲走啦!”
漂流站第一次“出任务”,目标是远海浅滩的油污小鱼——小邮带着治疗船,小满坐在船上,小光趴在船头导航。快到目的地时,远远就看到一片黑乎乎的油污,小鱼们被困在里面,尾巴粘得动弹不得,连呼吸都微弱。小满赶紧下锚,用控水术凝出“水网”,轻轻把小鱼们从油污里捞出来,放进船上的温水箱;小光用绿光对着油污晃,小满立刻明白——它说油污里有金属碎片,得先清理!
两人一水母配合默契:小满用细水针挑出小鱼身上的金属碎片,小桃的海藻急救包派上用场,用浸了月光藻汁的海藻布擦去小鱼身上的油污;小光则用绿光标记出油污范围,方便小满用控水术把油污推到远处的礁石缝里(林夏说礁石能吸附油污,不会扩散)。忙了一下午,几十条小鱼都恢复了活力,它们围着治疗船游了一圈,用尾巴拍着水面,像是在“道谢”。
漂流站慢慢成了“远海小诊所”——小满在船上装了“信号接收器”,小邮送信时只要碰一下接收器,漂流站就会朝着信号方向飘;小清派了两只小螃蟹常驻船上,负责帮小满递工具、清理船舱;小桃每周都会送来新鲜的海藻和浮游生物,给“病人”当“营养餐”。
最搞笑的是“夜间值班”——有次小螃蟹值班时,把治疗船的发光蛋白当成了“零食”,啃得船身少了块光,晚上船亮得东一块西一块,像个“破灯笼”。小满哭笑不得,用发光蛋白补了块“小光图案”,从此小螃蟹值班时,小光都会用绿光盯着它们,再也没人敢啃船身。
当晚,小满躺在漂流站的小船上,看着远处的星光,小光的绿光映在水面上,像串流动的星星。她在漂流站日志里写道:“漂流站不是冰冷的船,是移动的家,是远海生物的希望——以后,不管多远的地方,只要有需要,我们的治疗船就会飘过去,带着治愈和友谊,一直飘下去。”
第752集:小桃的“深海生物夏令营”与“会带娃的小海豚辅导员”
暑假一到,研学营的孩子们又来科研站了,小桃干脆搞了个“深海生物夏令营”——为期一周,每天安排不同的活动:周一“水母喂养课”,周二“螃蟹种地课”,周三“海豚互动课”,周四“美食制作课”,周五“成果展示课”,还要选“小辅导员”,帮着带更小的孩子。
最特别的“小辅导员”是小长——它不仅会跳“海豚舞”,还能听懂孩子们的话,孩子们喊“小长哥哥,跳一个”,它就跃出水面;喊“小长哥哥,带我游泳”,它就用背鳍轻轻托着孩子的手,慢慢游,比人类辅导员还靠谱。小桃给小长做了个“辅导员徽章”(用贝壳磨的,上面刻着“小长辅导员”),还织了件“小背心”,上面绣着彩色的海豚图案,小长穿着背心,游起来尾巴都晃得更骄傲。
夏令营第一天的“水母喂养课”就闹了笑话——小桃教孩子们用小勺子喂浮游生物,一个小男孩太用力,勺子掉进水母缸,砸中了“顶石子”的伞盖,“顶石子”委屈地缩到缸底,小长赶紧游过来,用背鳍碰了碰小男孩的手,像是在“安慰”;小桃笑着说:“喂水母要轻轻的,它们的伞盖很软,会疼的。”小男孩赶紧道歉,用小勺子小心地喂了“顶石子”一颗浮游生物,“顶石子”才慢慢浮起来,用触手碰了碰他的手,像是在“原谅”。
周三的“海豚互动课”最热闹——小长带着小海豚们,在浅水区排成一排,孩子们坐在岸边,用小鱼干喂它们;校长还教孩子们“海豚语言”:拍三下水面是“你好”,拍五下是“开心”,拍一下是“再见”。一个小女孩拍了三下水面,小长立刻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落在她脸上,小女孩笑着喊:“小长哥哥听懂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