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营开营当天,来了20个孩子,小宇穿着科研站的白大褂,戴着迷你潜水镜(小桃织的),像模像样地给孩子们介绍:“这里是水母缸,里面的‘顶石子’会顶石子,‘绿灯笼’会追小鱼;那边是治愈诊所,小满姐姐能用海水给生物治病;前面是声音博物馆,里面有老旋爷爷的声纹海螺,能听到五十年前的声音……”
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控水术小课堂”——小满教他们用手轻轻晃动水盆,让水面形成小波纹,再慢慢集中注意力,试着让水形成“小水球”。一个小女孩成功做出了“小水球”,兴奋地喊:“我也会控水术啦!”小满笑着说:“只要用心和水沟通,每个人都能成为‘小治愈师’。”
跟着小桃学做深海美食时,孩子们闹了不少笑话——有的把荧光海带放多了,饼干变成了“蓝色怪物”;有的把发光蛋白加错了,果汁变成了“绿色荧光液”;但孩子们笑得不亦乐乎,小桃也不生气,笑着说:“失败的美食也是可爱的,我们可以给机械螃蟹当零食!”
最感人的是跟着老海龟听故事——老海龟趴在“故事椅”上,用头碰了碰麦克风,播放老船长的歌声,孩子们安静地听着,有的孩子眼睛发红,小声说:“老船长爷爷好伟大,我们也要保护深海。”沈清月笑着说:“这就是研学营的意义,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守护海洋。”
研学营闭营时,孩子们都舍不得离开——有的给小光喂浮游生物,有的给机械螃蟹送自己画的画,有的给老海龟送海草;小宇给每个孩子发了“研学证书”,上面写着“深海小守护者”;沈清月则给孩子们每人一本“深海日记”,让他们记录自己的深海故事。
当晚,沈清月在研学营日志里写道:“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听到他们说要保护深海,就知道研学营成功了——深海的守护,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接力,而我们,是这场接力的第一棒。”
第735集:小满的“小光升级记”与“会当治愈助手的星点水母”
小光跟着小满在诊所待久了,居然学会了“辅助治愈”——看到小满给生物涂月光藻汁,它会用触须帮着托住生物的伤口;看到小满调整海水频率,它会用绿光同步频率,提醒小满“频率对不对”;甚至能在小满忙的时候,用触须碰一碰“紧急呼叫器”,通知浅滩分店的“小清”来帮忙,活像个“合格的治愈助手”。
小满决定给小光做“升级培训”——教它分辨不同的伤口类型:红色的是擦伤,用稀释的月光藻汁;白色的是划伤,用加了发光蛋白的海水;壳裂的是碰撞伤,用记忆胶;还教它用绿光传递“治疗信号”:闪三下是“需要月光藻汁”,闪五下是“需要记忆胶”,闪一下是“治疗完成”。
培训第一天,小光就表现出色——一只小螃蟹的钳子擦伤了,小光用触须碰了碰伤口,绿光闪三下,小满立刻递过月光藻汁;治疗完成后,小光闪一下,还帮小满把用过的工具放回工具箱,小满笑着说:“小光比小闹钟还懂事,以后你就是我的‘首席助手’!”
可培训到分辨“壳裂伤”时,小光闹了个笑话——把小海龟的正常壳纹当成了“裂伤”,绿光闪五下,小满拿着记忆胶跑过来,才发现是误会。小满耐心地教小光:“裂伤是白色的缝隙,壳纹是天然的花纹,要分清哦!”小光用触须碰了碰小海龟的壳,又碰了碰自己的身体,绿光闪得认真,像是在“记笔记”。
升级培训完成后,小光正式成为“治愈助手”——每天早上,它会帮小满检查工具箱,缺了什么就用绿光提醒;治疗时,帮着托伤口、递工具;治疗后,用绿光给“病人”“送别”,像是在说“早日康复”。浅滩分店的“小清”遇到搞不定的病例,小光会用触须碰“紧急呼叫器”,还会通过海水震动,告诉“小清”该用什么治疗方案,比小满的“远程指导”还方便。
最暖心的是小光帮小海星治病——小海星吞了塑料片,小满用控水术“做手术”时,小光用绿光照着海星的肚子,帮小满看清塑料片的位置;手术完成后,小光用触须轻轻碰了碰小海星的触角,绿光闪得温柔,像是在“安慰”。小海星晃了晃触角,像是在“谢谢”,小满笑着翻译:“小海星说‘小光助手真好,比小满姐姐还温柔’!”
当晚,小满给小光颁发了“最佳治愈助手”奖杯(用透明塑料做的,里面装着发光液,像小光的绿光);林夏把小光的“辅助治愈过程”拍下来,做成了“治愈助手小课堂”视频,发在社交账号上,配文“科研站最可爱的治愈助手,没有之一”;小桃给小光织了件“助手外套”,上面绣着“小光助手”四个字,小光穿着外套,在水箱里晃着触手,绿光闪得骄傲。
小满躺在甲板上,看着小光的水箱,笑着说:“小光越来越能干了,以后我们的治愈诊所,就是‘小满治愈师+小光助手’的黄金组合,能帮更多生物治病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