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模特”机械螃蟹第一个出场——它穿着齿轮西装,关节处的灯光一闪一闪,迈着“机械步”走在T台上,钳子还时不时摆个“帅气姿势”,台下的观众们笑成一片,弹幕里刷满了“机械螃蟹太会了,比人类模特还专业”。接着是小海豚们的“复古秀”,小长戴着船长帽,穿着背带裤,在T台旁边的浅水区游来游去,尾巴拍起的水花溅在T台上,像是“水上走秀”;水母们的“未来秀”最惊艳,发光外套在灯光下亮成彩色,跟着水幕背景的绿光一起流动,像一群“会飞的彩色星星”。
最暖心的是“自然风”压轴——老海龟穿着珊瑚披风,慢悠悠爬上台,背上的小海星跟着晃,小螃蟹们穿着水手服,围着老海龟转圈,小光则在水幕上用绿光拼出“自然共生”四个字,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走秀结束后,小桃给每个“模特”颁发了“最佳穿搭奖”,机械螃蟹的奖杯是“最酷首席模特奖”,老海龟的是“最优雅国王奖”,小长的是“最萌航海家奖”。
当晚,时装周的视频冲上热门,评论区全是“求机械螃蟹同款西装”“想去现场看秀”的留言;小桃把机械螃蟹的走秀片段剪成花絮,配文“首席模特的高光时刻”,点赞量突破10万;小满则用控水术在T台上做了个“时装周水雕塑”,上面有所有模特的剪影,纪念这场成功的秀。
第733集:林夏的“深海声纹地图绘制”与“会标记声音的小旋”
林夏在研究老旋的声纹时,突发奇想:“不如绘制一张‘深海声纹地图’,把深海里的每一种声音都标记出来——哪里有海豚的叫声,哪里有星点水母的绿光震动,哪里有老船长的歌声印记,以后找生物、找遗迹,靠声音就能定位!”
声纹地图的绘制需要“声音向导”——老旋成了最佳人选,它的壳能收集不同区域的声音,还能分辨声音的来源;小满负责用“水下听觉”辅助定位,记录声音的频率和强度;林夏带着声纹记录仪,坐着“深海彩虹号”,跟着老旋的指引,在深海里穿梭;小桃则负责给地图画“标记图案”,用不同颜色的笔,把海豚声标记成“小海豚”,水母声标记成“小水母”,老船长的歌声标记成“小喇叭”。
绘制第一天,老旋带着大家来到海鹰号附近——它把小孔对准船舱,声纹记录仪立刻捕捉到老船长的歌声,林夏在地图上画了个“小喇叭”,备注“海鹰号船舱,老船长歌声印记”;接着去珊瑚谷,老旋捕捉到老海龟的“呼吸声”(缓慢的震动频率),林夏标记成“小海龟”,备注“珊瑚谷中央,老海龟栖息地”。
可绘制到星星部落时,出了个小意外——老旋太兴奋,收集声音时把星点水母的绿光震动和小光的模仿声混在了一起,声纹记录仪显示“混乱频率”,林夏分不清哪是部落的声音,哪是小光的声音。小满赶紧让小光安静下来,老旋重新收集,才准确记录下星星部落的“集体绿光震动声”,林夏在地图上画了个“小星星”,备注“海沟深处,星星部落,星点水母聚居地”。
最惊喜的是在暗礁区,老旋捕捉到一种从未听过的声音——像“叮叮”的铃铛声,频率很快,林夏跟着声音找过去,发现是一群“铃铛水母”(之前没发现的新品种),它们的伞盖上有细小的铃铛状凸起,游动时会发出“叮叮”声。“是新发现!”林夏激动地记录,在地图上画了个“小铃铛”,备注“暗礁区,新物种铃铛水母,声音频率:快-高-快”。
绘制了一周,“深海声纹地图”终于完成——地图上布满了彩色的标记,小海豚、小水母、小喇叭、小铃铛,还有螃蟹的“哒哒”声、机械螃蟹的“嗡嗡”声,甚至连小闹钟偷虾干的“窸窣”声都被标记了,备注“科研站食堂,小闹钟零食区”。
林夏把声纹地图挂在声音博物馆里,旁边放着声纹记录仪,游客扫码就能听对应区域的声音;老旋因为“贡献巨大”,被封为“声纹地图荣誉向导”,小桃给它的壳上缝了个“地图徽章”;小满则用控水术在地图旁边做了个“水幕声纹墙”,游客点哪个标记,水幕就会播放对应的声音,活像个“互动声纹词典”。
当晚,林夏在日记里写道:“声纹地图不仅是科研成果,更是深海的‘声音导航图’——以后,我们不仅能看到深海,还能‘听’到深海,这是最特别的科研体验。”
第734集:沈站长的“深海研学营”与“会当小老师的小宇”
沈清月看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来信,想参观科研站,了解深海生物,决定办一场“深海研学营”——邀请附近学校的学生来科研站,跟着小满学控水术基础(安全范围内),跟着小桃学做深海美食,跟着林夏学记录生物数据,跟着老海龟听深海故事,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深海,爱上深海。
研学营的“小老师”是之前来实习的小宇——他对科研站的一切都熟悉,还写了厚厚的实习笔记,刚好能给孩子们当“向导”;沈清月负责制定研学计划,每天安排不同的活动;林夏准备“研学手册”,上面有简单的深海生物知识和记录表格;小桃准备“研学礼物”,给每个孩子织了个迷你水母挂件(用荧光毛线做的);小满则准备了“控水术小课堂”,教孩子们用小水盆做“小水星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