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则趁机研究海葵的“洁癖机制”——她发现,海葵的触手上有很多微小的“传感器”,能分辨出天然物质和人工垃圾,一旦接触到人工垃圾,传感器就会发出信号,让海葵收缩触手。“这个机制可以用于‘海洋垃圾探测器’!”苏青兴奋地提取了海葵触手的传感器样本,打算仿制出能精准识别垃圾的探测器。
当天晚上,观测站的监控屏幕上,海葵们正展开触手,随着海浪轻轻摆动,偶尔有小鱼游过,它们就用触手抓来吃,一派和谐。林小满看着屏幕,笑着说:“没想到这些‘洁癖患者’,居然成了海葵湾的‘守护神’。”沈星点头,在日志里写道:“海洋生物的‘小脾气’,往往藏着保护海洋的智慧——海葵的‘洁癖’,是对人类的提醒:请爱护这片海,别让它变脏。”
第265集:“会画画”的章鱼(二)
还记得第256集帮苏青修机器的“章鱼师傅”吗?最近它又出了新花样——苏青在实验室的窗边放了一块黑板,本意是记录实验数据,结果第二天一进门,黑板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线条,旁边还沾着几滴墨汁——是章鱼师傅的“杰作”。
“它什么时候学会画画了?”苏青哭笑不得,林小满趴在窗边,对着海里喊:“章鱼师傅,你昨晚是不是来黑板上画画了?”没过多久,章鱼师傅就从海里钻出来,用触手抱着一块小礁石,放在窗台上,像是在“敲门”。
林小满把它抱进实验室,放在黑板前,章鱼师傅立刻用一条触手沾了沾墨汁(不知道它从哪里弄来的),在黑板上画了起来:先是画了一个圆圈,代表太阳;然后画了几条波浪线,代表海水;最后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小人,旁边画了一只章鱼——显然是在画它和林小满。
“你这画的是‘我和章鱼师傅在海边玩’吗?”林小满笑着问,章鱼师傅点了点头,又用触手画了一艘船,船上画了三个小人,旁边画了几条鱼——是在画妙探组的科考船和他们一起出海。苏青看着黑板上的画,突然有了个主意:“不如我们给它准备点颜料,看看它还能画什么?”
她找来了无毒的水彩颜料,挤在盘子里,放在黑板前。章鱼师傅眼睛一亮,用触手沾了红色颜料,画了一朵花;沾了蓝色颜料,画了一只水母;沾了黄色颜料,画了一只小海龟——虽然线条歪歪扭扭,但一眼就能看出画的是什么,活像个初学画画的小朋友。
消息很快传开,附近的渔民和游客都来观测站看“会画画的章鱼”。章鱼师傅也不怯场,每天都准时来实验室“创作”,画完还会用触手拍一拍黑板,像是在“展示作品”。有一次,一个小朋友送给它一支彩色粉笔,它居然用触手握着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彩色的鲸鱼,引得大家拍手叫好。
苏青则趁机研究章鱼的“绘画能力”——她发现,章鱼的触手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记忆力,能记住自己画过的图案,还能根据看到的东西进行“创作”。“这说明章鱼的智商比我们想象的还高!”苏青兴奋地记录数据,林小满则把章鱼师傅的画都拍下来,贴在观测站的墙上,做成了一个“章鱼画展”。
当天晚上,章鱼师傅画了一幅“全家福”——黑板上画了三个小人(妙探组)、一只章鱼、一只海鸥(嘎嘎)、一群海胆、几只水母,还有一只海龟,周围画满了波浪线和珊瑚,像是在说“这是我们的家”。林小满看着画,笑着说:“章鱼师傅不仅是‘维修师傅’,还是‘画家’——以后我们观测站,又多了个‘艺术家’。”
第266集:“挑食”的鲸鱼宝宝
妙探组最近在跟踪一头刚出生的座头鲸宝宝,它的妈妈“浪花”身体不好,无法分泌足够的乳汁,苏青只好研制了“鲸鱼宝宝专用营养液”,希望能帮它补充营养。可每次把营养液送到鲸鱼宝宝嘴边,它都扭过头,一口都不吃,还对着林小满“哼”气,像是在“挑食”。
“这孩子怎么这么挑?”苏青看着营养液,又检查了一遍配方,没问题啊——成分和鲸鱼乳汁几乎一样,还加了维生素。林小满潜到海里,靠近鲸鱼宝宝,耳麦里传来它委屈的声音:“不好喝!没有妈妈的味道,有点苦!”
原来,鲸鱼宝宝习惯了妈妈乳汁的味道,苏青的营养液虽然营养丰富,但少了一种“妈妈的味道”——浪花的乳汁里,含有一种只有座头鲸妈妈才有的“信息素”,这种信息素能让鲸鱼宝宝有安全感,也让乳汁有了独特的香味。
“那怎么办?我们总不能提取浪花的信息素吧?”沈星皱着眉,林小满却突然笑了:“我有办法!”她回到观测站,找来了一些浪花脱落的皮肤组织(之前跟踪时收集的),把它们磨成粉末,加入了营养液里——浪花的信息素就藏在皮肤组织里。
当林小满再次把营养液送到鲸鱼宝宝嘴边,它先是闻了闻,然后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眼睛一亮,立刻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浪花看着宝宝终于肯吃东西,用脑袋蹭了蹭林小满的潜水服,像是在“道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