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立刻拿出急救箱,给老海龟处理伤口;林小满则抱着珍珠贝壳,耳麦里传来它安心的声音:“找到主人,也找到老朋友了……以后我还要帮它们传话。”老渔民接过贝壳,把它和那颗小珍珠放在一起,笑着说:“以后你就是‘灯塔信使’了,我天天来陪你和老海龟。”
从那以后,妙探组每次路过灯塔,都会看见珍珠贝壳趴在石缝口,只要有人靠近,它就会开合贝壳,像是在“打招呼”;而老海龟的伤好了之后,也天天守在旁边,成了灯塔下最特别的“守护者”。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每一样东西,都藏着故事——一只贝壳,也能成为最忠诚的‘信使’,因为它记得所有的温暖。”
第263集:“怕痒”的海参
苏青最近在研究海参的“再生能力”——她想提取海参体内的再生因子,用于深海机器人的自我修复技术。可她刚把几只海参放进实验缸,第二天就发现,海参们全都“消失”了,只剩下缸里的海水和几根海参的“断刺”。
“不会是被什么东西吃了吧?”沈星皱着眉,林小满却笑着摇了摇头:“不对,我刚才路过实验室,听见缸里有‘偷偷笑’的声音。”她趴在实验缸边,指尖碰了碰海水,耳麦里立刻传来一阵憋笑的声音:“别碰我肚子!痒!痒死了!”
原来,苏青为了方便观察,在实验缸里装了几个微型摄像头,还在缸底铺了一层光滑的玻璃——海参们趴在玻璃上,摄像头的红外线照射在它们肚子上,让它们觉得“痒得受不了”,于是干脆“逃”了出去。林小满顺着地上的水迹找过去,在实验室的柜子底下,找到了缩成一团的海参们,有的还在偷偷用触手挠肚子,活像一群怕痒的小孩子。
“你们怎么逃出来的?”林小满戳了戳一只小海参,对方“噗”地吐出一根内脏(海参的防御手段),耳麦里传来委屈的声音:“缸里太痒了,我们就顺着管子爬出来了……柜子底下暗,不痒。”苏青这才发现,实验缸的排水管没关紧,海参们居然顺着排水管爬了出来,躲进了柜子底下。
“对不起啊,是我没考虑到你们怕痒。”苏青赶紧把摄像头的红外线关了,又在缸底铺了一层柔软的海泥——海参们喜欢趴在海泥上,这样就不会觉得痒了。可当她把海参们放回缸里,却发现有一只海参的触手断了一截——是刚才逃出来时被柜子门夹到的。
“怎么办?它的触手还能长出来吗?”林小满着急地问,苏青却眼睛一亮:“正好!我们可以观察它的再生过程!”接下来的几天,妙探组天天盯着实验缸——那只断了触手的海参,每天都在长大一点,三天后,断口处冒出了小小的芽,一周后,居然长出了完整的触手!
“再生因子的提取成功率提高了!”苏青兴奋地记录数据,林小满则趴在缸边,听着海参们的“聊天”:“它的新触手好嫩啊!”“缸里现在不痒了,我们不逃了!”“以后别碰我们肚子,不然还逃!”
苏青在实验日志里写道:“海参不仅有再生能力,还有‘怕痒’的小脾气——科研不仅要严谨,还要懂‘生物的小情绪’。”从此,她的实验缸里再也没有装过红外线摄像头,缸底永远铺着厚厚的海泥,而海参们也成了实验室的“常驻嘉宾”,偶尔还会用触手碰一碰苏青的手,像是在提醒她:“今天的海泥该换了,不然我们又要逃哦!”
第264集:“爱干净”的海葵
观测站附近的“海葵湾”,最近来了一群新住户——几十只色彩鲜艳的海葵,它们把家安在礁石上,可奇怪的是,只要有游客把垃圾扔进海里,它们就会集体收缩触手,直到有人把垃圾捡走,才会重新展开。
“这是海葵的‘应激反应’吧?”苏青举着她的“水质检测仪”,测了测海水,没什么问题;林小满则潜到海里,靠近一只紫色的海葵,耳麦里传来它嫌弃的声音:“脏!那些东西(指垃圾)飘过来,粘在我触手上,难受死了!”
原来,这些海葵是“洁癖患者”——它们的触手非常敏感,只要碰到塑料、易拉罐之类的垃圾,就会觉得“脏”,立刻收缩触手,直到垃圾被清理干净,才会“原谅”人类。林小满把这个发现告诉沈星,后者灵机一动:“既然它们这么爱干净,不如让它们当‘海洋清洁工监督员’!”
妙探组在海葵湾立了个牌子,上面写着:“海葵监督员提示:请勿乱扔垃圾,否则它们会‘生气’哦!”还在海葵湾的礁石上装了几个微型摄像头,连接到观测站的监控屏幕上。游客们听说海葵会“生气”,都好奇地来看,刚开始还有人偷偷扔垃圾,可一看海葵们真的收缩了触手,像一朵朵蔫了的花,立刻赶紧把垃圾捡起来,还对着海葵道歉:“对不起,我再也不乱扔了!”
有一次,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玩具船掉进海里,玩具船飘到海葵旁边,海葵们立刻集体收缩。小朋友急得快哭了,林小满赶紧潜下去,把玩具船捡起来,对海葵们说:“它不是垃圾,是小朋友不小心掉的,我们已经拿走了,别生气啦。”海葵们这才慢慢展开触手,紫色的、粉色的、蓝色的,在海里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漂亮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