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集:会“说谎”的珊瑚礁
“妙探组注意!北纬11°23′,东经142°18′的‘彩虹礁’出现异常——所有探测设备靠近就显示‘海底平原’,无人机飞过去镜头直接黑屏!”指挥中心的警报声刚响,林小满已经叼着半块三明治往潜水服里钻,她的“海洋共情”能力正突突跳——不是危险,是一种……憋笑的震动?
作为妙探组的核心,林小满能和海洋生物直接“对话”,但今天彩虹礁的珊瑚却集体装死。她戴着特制的“声波翻译器”潜到礁盘旁,耳麦里突然炸出一片叽叽喳喳:“别碰!这是给‘大胖’的惊喜!”“左边那丛脑珊瑚,你刚才晃太明显了!”
跟在后面的机械师苏青,举着自己发明的“万能探测仪”一脸黑线——仪器屏幕上还是一片空白,可她改装的微型水下机器人却传回画面:几十只小丑鱼正推着一颗拳头大的珍珠,往珊瑚礁深处的洞穴里塞,而所谓的“黑屏”,是珊瑚虫集体分泌了一种能干扰电子信号的荧光素,故意骗人类绕道。
“大胖是谁?”林小满戳了戳身边一丛假装僵硬的鹿角珊瑚,对方“噗”地吐出个小气泡:“就是总来这儿睡觉的……呃,长得像石头的大家伙!今天是它生日!”话音刚落,海底突然震动,一只半吨重的棱皮龟慢悠悠爬过来,背上还沾着几片海草——正是珊瑚们说的“大胖”。
苏青本想记录下珊瑚的异常分泌物,结果探测仪被小丑鱼抢走,当成了“生日蜡烛”插在珍珠旁;林小满试图劝珊瑚别浪费能量搞恶作剧,却被一群海星围起来,强行往她头发上别了串贝壳项链。最后两人带着满身珊瑚黏液浮出水面,指挥中心的屏幕终于恢复正常——画面里,棱皮龟正趴在珍珠旁,珊瑚们集体发光,像点了一圈小灯笼,而苏青的探测仪,正闪着红光“唱”着跑调的生日歌(是小丑鱼按错了按钮)。
“所以……这集的‘科研发现’是‘珊瑚会集体撒谎给海龟过生日’?”组长沈星看着报告笑出眼泪,林小满擦着脸上的黏液补充:“还有,苏青的探测仪,现在多了个‘给海洋生物点歌’的功能。”苏青翻了个白眼,却偷偷把探测仪的“点歌模式”设成了常用选项。
第252集:能“预言”的寄居蟹
妙探组接到渔民报案:最近每次出海前,沙滩上的寄居蟹都会集体爬到船舷上,要是有人强行开船,它们就会用钳子夹断渔网——已经连续三次,被夹断渔网的渔船都在海上遇到了突风。
“这哪是预言,分明是寄居蟹的‘天气雷达’比人类灵敏!”苏青抱着她的气象探测箱直奔沙滩,却看见林小满正蹲在地上,和一只背着海螺壳的寄居蟹“唠嗑”。“它说‘不是猜的,是听见风在海底跑步的声音了’!”林小满指着远处的海平面,耳麦里传来寄居蟹慢悠悠的声音:“风从北边来,带着‘小刀子’(指碎浪),今天下午就到。”
苏青不信,当场架起风速仪、气压计,数据显示一切正常。她刚要反驳,就看见那只寄居蟹突然爬进她的探测箱,用钳子狠狠夹了一下气压计的导线——屏幕瞬间跳红,显示气压骤降。“你看!它说人类的仪器反应太慢,海底的水流早就变了!”林小满笑得直不起腰,苏青却盯着寄居蟹的海螺壳发呆:这壳上的纹路,居然和她画的海浪预警图一模一样。
下午果然起了突风,妙探组躲在观测站里,看着寄居蟹们集体躲进岩石缝,每只都把海螺壳对着风向,像一排小雷达。苏青突发奇想,用3D打印了十几个迷你海螺壳,里面装了微型传感器——寄居蟹们居然主动钻了进去,带着传感器爬向不同的方向。“这下好了,咱们有了‘活体气象站’!”沈星拍着苏青的肩膀,后者却看着一只把传感器壳背反的寄居蟹叹气:“就是这‘员工’有点笨,得教它怎么背壳不挡信号。”
当天晚上,妙探组的监控屏幕上,十几个小红点在沙滩上跑来跑去,耳麦里时不时传来寄居蟹的抱怨:“这壳有点重!”“东边的风要来了,快让人类收衣服!”林小满把这些声音录下来,设成了观测站的闹钟——从此,妙探组的天气预报,比气象局还准三分。
第253集:偷科研样本的“小偷”
苏青熬了三个通宵,终于提炼出“深海荧光藻”的样本——这种藻类能在黑暗中发出蓝光,有望用于海底照明。可她刚把样本放进实验室的冷藏柜,第二天一开门,柜子里空空如也,只有地上留着几串湿漉漉的脚印,还有一撮银色的毛。
“是‘银狐’!”林小满一眼就认出:这是生活在附近红树林的水獭,因为皮毛雪白,被渔民叫“银狐”。她启动“共情”能力,很快在红树林的一棵气根下找到了“嫌疑人”——三只小水獭正抱着样本管,把荧光藻涂在自己身上,在黑暗里像三只发光的小灯笼,玩得不亦乐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