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集:鱿鱼族重返后的“共生适应课”与“鱿鱼语翻译器”的搞笑翻车
鱿鱼族正式加入联盟后,第一个难题就摆在眼前——“共生适应”。鱿鱼族首领“鱿大”(苏晓晓给起的名)和族人虽然愿意合作,但它们的交流方式太特别:用触手拍打的频率传递信息,身体红光的明暗代表情绪,最复杂的“深海压力波”,连林知寒的控水异能都只能勉强感应,更别说和陆地成员沟通了。
“必须开一门‘共生适应课’!”林知寒拍板,“教鱿鱼族说简单的人鱼语和人类语言,也教联盟成员识别鱿鱼族的‘触手密码’和‘红光情绪’,陆时衍负责做‘鱿鱼语翻译器’,苏晓晓……你负责用鱿鱼串当‘奖励’,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适应课的课堂设在研究所的大会议室,鱿鱼族们挤在特制的“深海水箱”里(陆时衍按对称比例设计的,长宽高1:2:1),水箱外,联盟成员们坐成一圈,手里都攥着苏晓晓的“课堂奖励鱿鱼串”。
林知寒先教基础的“红光情绪识别”:“红光变亮,代表开心;红光变暗,代表生气;红光闪烁,代表疑惑——鱿大,你示范一下‘开心’。” 鱿大立刻让身体红光暴涨,水箱里的水都跟着泛起红光,苏晓晓趁机扔进去一串鱿鱼串:“答对!奖励鱿鱼串!” 鱿大用触手接住,一口吞掉,红光闪得更亮,像是在说“好吃”。
陆时衍的“鱿鱼语翻译器”也同步上线——通体红色,外形像个迷你鱿鱼,触手状的按钮对应不同功能:按左边触手,翻译“触手频率”;按右边触手,解读“红光情绪”;中间的大触手,是“语音转换键”,能把鱿鱼语转成人类语言,反之亦然。陆时衍骄傲地介绍:“经过测试,翻译准确率95%,误差不超过0.5个频率单位,绝对对称的声波接收结构,保证信号稳定。”
可翻译器刚用就翻车了——赵铁蛋举着翻译器,对着鱿大说:“鱿大,你觉得今天的适应课有意思吗?” 鱿大用触手拍了拍水箱壁(频率3次/秒),身体红光微亮。翻译器屏幕上跳出:“有意思,鱿鱼串很好吃,你的安保棍看起来很适合砸冰虾。” 大家刚笑出声,翻译器突然闪了闪,屏幕上的文字变成:“有意思,鱿鱼串很好吃,你的安保棍看起来很适合……当鱿鱼串签子。”
“不对不对!”赵铁蛋急得直摆手,“我的安保棍是用来保护大家的,不是签子!” 鱿大的红光突然变暗,触手拍打的频率加快,翻译器又跳字:“生气!你拒绝把安保棍当签子,不给你吃鱿鱼串了!” 苏晓晓赶紧扔进去两串鱿鱼串:“鱿大别生气,他不懂事,我给你加串!” 鱿大的红光才慢慢变亮,翻译器又补充一句:“原谅你,但下次要把安保棍磨成签子形状。”
更离谱的是苏晓晓的“课堂提问”——她举着鱿鱼串问:“鱿大,我的鱿鱼串和你们深海的鱿鱼,哪个好吃?” 鱿大用触手拍了5次水箱壁,身体红光忽明忽暗。翻译器先是显示:“你的鱿鱼串好吃,深海鱿鱼太腥。” 可没过两秒,屏幕突然乱码,接着跳出一行字:“你的鱿鱼串好吃,但如果加双倍结晶粉末,能打败深海鱿鱼,成为‘鱿鱼之王’。” 苏晓晓眼睛一亮:“真的?那我明天就烤‘双倍结晶鱿鱼串’!” 陆时衍赶紧按住她:“翻译器故障了!刚才是鱿大的‘深海压力波’干扰了信号,不是真的要你加粉!”
原来,水箱里的深海压力和外界不同,导致翻译器的“对称声波结构”受干扰,加上鱿鱼族的“压力波”是翻译器没收录的新频率,才频频翻车。陆时衍蹲在水箱旁,一边调整翻译器,一边嘟囔:“早知道就不做对称结构了,应该按深海压力的变化,做‘动态声波接收’……”
苏晓晓却有了新主意:“别修了!我们直接教鱿鱼族用‘鱿鱼串交流法’——想吃鱿鱼串,就拍3次触手;想帮忙,就亮红光;想提问,就闪红光,简单又好用!” 鱿大立刻拍了3次触手,红光变亮,像是在赞同。林知寒笑着点头:“就这么办!适应课不用太复杂,用心沟通比翻译器更重要。”
当天的适应课结束,联盟成员们虽然没学会多少“鱿鱼语”,但都能通过红光和触手频率,大概明白鱿鱼族的意思;鱿鱼族们则记住了“拍3次触手有鱿鱼串吃”,鱿大甚至能用触手比出“3”的形状,惹得大家哈哈大笑。陆时衍看着手里故障的翻译器,无奈地笑了——或许,最好的翻译器,不是精准的机器,而是彼此愿意靠近的心意,再加上一串香喷喷的鱿鱼串。
第122集:苏晓晓的“鱿鱼族专属鱿鱼串”研发与“深海食材的意外惊喜”
苏晓晓发现,鱿鱼族虽然爱吃她的普通鱿鱼串,但总在吃完后用触手拍水箱壁,身体红光闪烁——林知寒感应后说:“它们觉得陆地鱿鱼的口感太‘软’,怀念深海的‘脆嫩’口感,还想加一种‘深海冰晶盐’,是它们以前常吃的调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