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赵铁蛋激动地跳起来,“我们的安保队太厉害了!还有鱼朋友帮忙,以后再也不怕海鸥了!” 苏晓晓笑着说:“以后你的‘反海鸥小队’可以改名叫‘海陆空防鸟联盟’,肯定很威风!” 陆时衍也凑过来,对着防鸟网和巡逻队看了看,点点头:“安保升级计划很有效,虽然不是绝对对称,但布局合理,值得推广到其他养殖场。”
晚上,赵铁蛋坐在养殖场边的安保亭里,看着平静的海面和安全的鱿鱼们,心里暖暖的——他的安保队虽然不起眼,却守护着联盟最重要的财产,只要有他们在,就没有人能伤害鱼朋友和鱿鱼们。
第94集:林知寒的“人鱼族春季迁徙”与“淡蓝珊瑚城的新发现”
人鱼族的春季迁徙季到了——每年春天,人鱼族都会从冬季栖息地,迁徙到春季的“繁殖珊瑚城”,那里水温适宜,食物充足,适合族人们繁殖后代。今年,林知寒决定带着族群,去淡蓝鱼鳞族的“淡蓝珊瑚城”迁徙,一来可以和淡蓝鱼鳞族团聚,二来可以借助淡蓝珊瑚城的治愈之光,提高人鱼宝宝的存活率。
迁徙前一周,族人们就开始准备——大长老带着族人,收拾行李(用发光海草编织的篮子,里面装着小鱼干和淡水);小悠和阿泽则忙着给人鱼宝宝们做“迁徙安全服”,用柔软的海草编织,上面缝着发光的鱼鳞,防止宝宝们在迁徙途中迷路;林知寒则用鱼语,通知沿途的鱼朋友,帮忙清理迁徙路线上的障碍,确保迁徙安全。
迁徙当天,人鱼族的族人们排成整齐的队伍,林知寒带头,大长老断后,人鱼宝宝们被围在队伍中间,像一条淡青色的“光带”,在深海里游动。陆时衍、苏晓晓、赵铁蛋坐着科考船,跟在迁徙队伍旁边,负责保驾护航——陆时衍用科研仪器,监测沿途的海水温度和水质;苏晓晓带着烤鱿鱼架,给族人们准备“迁徙补给”;赵铁蛋则带着安保队,在科考船周围巡逻,防止意外发生。
迁徙途中,鱼朋友们都来帮忙——灯笼鱼们在前面带路,用身体的光照亮路线;刀鱼们在队伍两侧,清理沿途的礁石和垃圾;四脚鱼带着宝宝们,跟在队伍后面,帮忙照顾掉队的人鱼宝宝;淡蓝鱼鳞族的族人也提前赶来,在中途的“休息珊瑚礁”,准备了治愈之光和食物,让迁徙队伍休息。
经过三天三夜的迁徙,终于到达了淡蓝珊瑚城——淡蓝珊瑚城比林知寒想象的更美丽,珊瑚是淡蓝色的,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城中央的“淡蓝祭坛”上,治愈之光像温暖的太阳,照亮了整个珊瑚城。淡蓝鱼鳞族的首领带着族人,在城门口迎接,给每个迁徙的族人,都送上了一颗“淡蓝冰晶”,能增强治愈之力。
就在族人们准备在淡蓝珊瑚城定居时,林知寒在珊瑚城的深处,发现了一个“神秘洞穴”——洞穴里布满了淡蓝色的纹路,和人鱼族的古老遗迹很像,洞穴中央,有一块淡蓝色的“迁徙石碑”,上面刻着人鱼族的古老文字,记载着人鱼族的迁徙历史,还有一个“迁徙地图”,标注着全球的人鱼族栖息地。
“石碑上写着,”林知寒激动地说,“人鱼族的祖先,曾经在全球各地都有栖息地,因为环境变化,才逐渐集中到太平洋和大西洋,石碑上还记载着,在印度洋的‘发光珊瑚城’,还有一支‘发光鱼鳞族’,我们可以去寻找他们,让人鱼族再次团聚!” 淡蓝鱼鳞族的首领笑着说:“我们和发光鱼鳞族有过联系,只是后来失去了消息,我们可以一起去找他们!”
陆时衍赶紧用仪器,记录石碑上的文字和地图:“这是重大的考古发现!迁徙石碑能帮助我们了解人鱼族的历史,发现珊瑚城的位置,也为我们的下一次冒险提供了方向!” 苏晓晓则兴奋地说:“找到发光鱼鳞族后,我要在他们的珊瑚城,开一家‘发光鱿鱼串分店’,让他们也尝尝我的手艺!”
迁徙的第一个晚上,林知寒站在淡蓝祭坛上,看着团聚的族人、朋友和鱼群,心里充满了希望——人鱼族的迁徙,不仅是为了繁殖,更是为了团聚,为了寻找失散的族人,为了让“海陆共生”的理念,传遍全球的每一片海域。
第95集:陆时衍的“迁徙数据研究”与“对称迁徙模型”的意外突破
陆时衍捧着厚厚的人鱼迁徙数据册,眼睛熬得通红却亮得惊人——他从密密麻麻的记录里,扒出了一条“隐藏的对称规律”:人鱼族的迁徙路线,绕着三个净化节点形成“弧形对称轨迹”;每天迁徙8小时,休息16小时,时间比例2:1,完美对称;甚至成年族人在前、人鱼宝宝在中、长老断后的阵型,都符合“1:2:1”的对称结构。
“我要建立‘全球人鱼对称迁徙模型’,”陆时衍对着电脑屏幕,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输入栖息地、水温、洋流数据,就能精准预测迁徙时间和路线,误差不超过1小时,还能提前规避暗礁、寒流等危险。” 他设计的模型界面,按“左-中-右”对称划分:左边是“历史数据区”,中间是“实时预测区”,右边是“危险预警区”,连按钮的大小、颜色都严格对称,连苏晓晓路过时都忍不住吐槽:“陆哥,你这模型是给人鱼用还是给强迫症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太平洋底来的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洋底来的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