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玄武”基地在一种压抑的忙碌中度过。
空气中不再有激烈的枪炮声,但金属的敲击、设备的嗡鸣和人员压低的交谈声构成了新的背景音,仿佛受伤的巨兽在舔舐伤口,同时磨砺着爪牙。
陆岩是其中最忙碌的人之一。
他几乎没怎么合眼,带着还能动弹的战斗人员加固核心区入口的防御,修复被炸毁的闸门,清点并分配所剩无几的武器弹药。
阵亡者的遗体被妥善安葬在基地深处一个相对完整的仓库内,简单的仪式短暂而肃穆,活着的人用沉默承诺着继续前行的决心。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疲惫,但眼神深处是劫后余生淬炼出的坚韧。
“防御工事基本恢复了七成,但弹药库存告急,尤其是重武器弹药。”陆岩向江季黎汇报时,声音依旧沙哑,但条理清晰,“我重新编排了哨表,确保关键位置二十四小时有人值守。‘磐石’的外围侦察活动又开始频繁了,他们在试探我们的虚实。”
江季黎看着防御示意图,点了点头:“做得很好。我们的虚实就是外强中干,所以不能给他们再次强攻的机会。探索‘共鸣井’的计划必须尽快执行。”
另一边,沈鸿几乎长在了控制台前。
他带领技术小组争分夺秒地分析数据,试图勾勒出那条废弃维护管道的详细三维地图。
管道内部年代久远,多处有变形和局部坍塌的风险,传感器无法深入,只能依靠结构力学模型和有限的能量读数进行推测。
“路径基本清晰了,”沈鸿指着屏幕上一条蜿蜒向下的复杂线条,“入口在B7区边缘,一个不起眼的检修口,确实很窄,需要拆卸部分盖板。管道总长度约一点五公里,大部分区段还算通畅,但在这里、这里,还有靠近终点的地方,有三个关键节点,结构最脆弱,能量读数也最高。”
他特别放大了终点区域,那里代表能量强度的颜色已是一片刺目的深红,“这里,就是‘共鸣井’的入口屏障,能量场强度远超安全标准,强行突破的风险……极大。”
“林默的状态是关键。”
江季黎的目光投向医疗区。
林默在苏婉清的精心照料下恢复得很快,已经可以下地缓慢行走,但脸色依旧缺乏血色,眼神深处残留着一丝透支后的晦暗。
苏婉清对此忧心忡忡:“他的身体机能恢复了大半,但精神层面的损耗不是简单补充营养就能解决的。再次接触那种层级的能量,我担心……”
她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江季黎何尝不知其中的风险。
她找到正在慢慢活动筋骨的林默,将沈鸿的分析结果直言相告。
“能量屏障……”
林默喃喃重复着,他闭上眼,尝试着极其轻微地延伸自己的感知。
只是一瞬间的触碰,他就感到脑海中一阵针刺般的剧痛,连忙收回。
“很……厚重,而且带着一种古老的排斥感。不像利维坦主动的愤怒,更像是一种……自动的防御机制。”
“有办法通过吗?”江季黎问。
“我不知道。”林默坦诚地摇头,“可能需要找到正确的‘频率’,或者……某种‘钥匙’。硬闯的话,我恐怕撑不住。”
他想到了陈明远记录中提到的“约定”,那或许就是关键,但具体如何操作,依旧迷雾重重。
尽管前路艰险,准备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赵小玥利用她对能量感知的特长,帮助沈鸿进一步校准了管道内的能量流动模型,指出了几个可能相对稳定的“安全点”。
她还翻箱倒柜,找出了几块以前搜集到的、疑似能轻微吸收或中和能量冲击的奇异矿石,虽然作用未知,但聊胜于无。
探险小队的人员也初步确定:江季黎带队决策,林默负责感知和可能的能量交互,沈鸿提供技术支持和路径导航,陆岩挑选了一名最沉稳老练、身手敏捷的战士王超负责安全保障和器械操作。
苏婉清和赵小玥则留在核心室,负责监控全局、维持通讯(如果可能的话)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其他危机。
出发前夜,江季黎将小队成员召集到一起,进行最后一次任务简报。
桌上摊着简陋的地图和装备清单:有限的武器、照明工具、绳索、撬棍、沈鸿临时改装的几个能量探测器、以及每人仅够三天的口粮和水。
“我们的目标,是找到并激活‘基石’,稳定我们与利维坦的关系,从而真正获得‘玄武’基地的控制权。”
江季黎的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任务等级:最高风险。我们可能会遭遇结构坍塌、能量风暴、未知生物,甚至……触发更坏的情况。我要你们每个人都清楚,一旦进入管道,我们能依靠的只有彼此。”
她停顿了一下,语气稍缓:“但这也是我们唯一的生路。为了死去的兄弟,也为了还活着的人,我们必须成功。”
没有人说话,但坚定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林默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胸腔内依旧隐隐作痛的感觉,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找回那种与庞大存在对话的勇气和力量。
基地之外,夜色深沉,隐约能听到远方变异生物的嘶嚎。
基地之内,微弱的灯光下,一把即将刺向深渊的利刃,正在悄然成型。
喜欢末世曙光:女王的炼金方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末世曙光:女王的炼金方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