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号矿坑成为了曙光残部临时的、冰冷的子宫。
希望在这里孕育,却也伴随着无处不在的窘迫和不安。
空气混浊,带着铁锈和尘土的陈腐味道。
有限的应急发电机提供的电力仅能维持最低程度的照明和通风,大部分区域依旧笼罩在昏暗中。
人们挤在矿层各处,依靠分发下来的薄毯和彼此体温抵御地下的阴冷。
伤员的呻吟和压抑的咳嗽声是这里最常听见的背景音。
江季黎几乎没有合眼。
她巡视着每一个角落,检查物资储备,安抚情绪崩溃的幸存者,与陆岩确认警戒哨位,和沈鸿讨论临时实验室的搭建。
她的冷静和不知疲倦成为稳定人心的基石,但沈鸿和苏婉清都能看到她眼底深处压抑的沉重和血丝。
临时实验室在矿坑底层一个相对干燥的隔间里草草建立起来。
带来的设备寥寥无几,主要依靠那些抢救出来的核心数据硬盘和几台幸存的笔记本电脑。
沈鸿和技术团队在微弱的光线下,继续着对陈明远数据的研究,重点聚焦于“诺亚之种”的生命能量特性与意识场的关联。
“博士的理论认为,‘倾听者’的本质是意识频率与‘摇篮’网络产生了某种共鸣或通道。”沈鸿指着屏幕上复杂的数据模型,对江季黎低声道,“林默之前是被动接收,痛苦源于无法理解和过滤。而现在,‘诺亚之种’的能量似乎强化并一定程度上‘纯化’了他的意识场,让他开始能进行初步的交互,但极其危险,就像用手去触摸高压电线。”
“我们需要一个‘绝缘手套’。”
江季黎一针见血。
“是的!或者说,一个‘滤波器’和‘放大器’。”沈鸿眼神狂热,“陈博士的数据里有相关设想,基于‘诺亚之种’创造一个小范围的、稳定的生命能量场,在这个力场内,‘倾听者’的意识可以得到保护和增强,更安全地感知甚至…施加影响。”
但这需要能源,需要精密的设备,需要时间。
而他们三者皆缺。
与此同时,赵小玥带领的侦察小队轮番外出。
每一次外出都如同一次生死冒险。
她们带回来的消息描绘出一个更加残酷和剧变的外部世界。
“…机械军团的主力确实北上了,但留下了大量的‘清道夫’单位和巡逻队…像是在…打扫战场?它们甚至在系统性地拆解我们基地的残骸,回收一切可用资源…”
“…看到‘磐石’的活动痕迹了,他们也在收缩,但动作很快,像是在建立新的前进基地,距离我们原来的基地不算太远…他们似乎也损失惨重,但建制还在…”
“…气候变得很怪…北方常年不散的阴云似乎在扩大,偶尔能看到极其诡异的极光…空气里的辐射尘和能量读数都异常偏高…”
“…遇到一小股幸存者,是从更北边逃过来的…他们说…大地在裂开,喷出蓝色的火焰和黑色的金属洪流…很多小据点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世界正在加速滑向更深的深渊。
那个北方的“熔炉”不仅仅在召唤,它似乎在改造整个环境,将其变得更加适合它们的存在。
而在这片绝望的图景中,唯一微弱的好消息来自于林默。
在相对安静的地下环境中,在苏婉清的精心照料和微量“诺亚之种”萃取液的滋养下,他的状态逐渐稳定,甚至开始展现出某种主动性。
他不再整天昏睡或痛苦呓语。
有时,他会主动要求靠近临时实验室,感受那里微弱的能量波动。
有时,他会长时间闭目静坐,然后突然说出一些片段化的信息:
“…西边…十五公里左右…有一个小型的机械单位聚集点…大概七八个…像是在守卫一个…地热井口?”
“…‘磐石’的一支侦察小队…正在向我们这个方向移动…大概二十人…装备精良…移动很小心…”
“…地下…深处…有水流的声音…很大…或许…有地下河?”
这些情报极其宝贵!赵小玥根据他的指示,成功避开了那支“磐石”侦察小队,并确认了那个小型机械单位聚集点的存在,甚至偷偷观察发现它们守卫的地热井似乎有可被利用的能源潜力!
林默正在从一个负担,逐渐转变为团队最敏锐的“雷达”和“情报官”。
他的每一次“倾听”都伴随着巨大的精神负担和头痛,但他咬牙坚持着,眼神中除了以往的恐惧,更多了一份想要贡献力量的坚定。
“我…想帮忙…”在一次短暂的交流中,他对着江季黎和苏婉清,吃力却认真地说,“家没了…大家…都在努力…我不能…只是躺着…”
他的转变,如同在黑暗中燃起的一小簇火苗,温暖而充满力量。
这天,沈鸿带着一丝兴奋又紧张的表情找到江季黎。
“统领,有初步进展了!我们利用带来的部分材料和‘诺亚之种’的微量样本,勉强做出了一个非常简陋的‘意识增强场’发生器原型…效果可能很不稳定,范围极小,只能覆盖一个人头部大小…”
他指着临时实验台上那个看起来像是用废旧零件和导线胡乱缠绕出来的头环状装置。
“我想…或许可以让林默尝试一下…在最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极短时间的测试…”
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江季黎看着那个粗糙的头环,又看向远处正闭目努力感知着外界的林默。
是继续在黑暗中谨慎摸索,还是冒险点燃一支可能照亮前路、也可能灼伤自己的火把?
喜欢末世曙光:女王的炼金方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末世曙光:女王的炼金方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