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科研前哨的接触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曙光基地荡开层层涟漪。
老科学家提供的关于病毒加速变异的情报,让江季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防御工事和基本生存保障之外,必须尽快获得更宏观的视野。
“我们不能只靠耳朵听,我们需要‘看’得更远。”
次日清晨的会议上,江季黎提出了新想法,“利用无线电测向和信号强度,结合小玥的实地侦察,绘制出一张更精确的、包含动态信息的周边地图。不仅要标注地形、资源点,还要尝试标记出大型尸群的常规移动路径,以及那些‘自由之声’提到的掠夺者活动区域。”
这个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协作愈发默契的沈鸿和赵小玥身上。
沈鸿负责技术实现,他埋头在工作台前,试图改进无线电设备,增加信号强度和方向辨识的精度。
他甚至尝试将一台旧平板电脑与无线电接收器连接,编写简单的程序来记录和可视化信号源方位与强度波动。
“这东西比精密仪器差远了,但至少比单纯靠耳朵听和笔记要直观些。”
沈鸿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向江季黎展示初步成果。
赵小玥则兴奋异常,她带着加装了信号中继和记录功能的便携设备再次出发。
她的任务不再仅仅是记录地形,还要在沈鸿的远程指导下,在特定点位进行信号测试,记录数据,并观察记录任何异常活动痕迹。
她的跑酷技能在此刻发挥了极致作用,总能找到最佳观测点,悄无声息地穿梭在废墟之间。
几天后,结合了无线电数据与实地侦察信息的全新地图逐渐清晰起来。
地图上,代表丧尸群的红色阴影区域和移动箭头开始显现,代表可疑掠夺者活动的黑色标记也零星出现在几个区域,尤其是那个被称为“秃鹫帮”的团伙,其活动范围似乎正缓慢向基地所在的方向移动。
“看来,‘自由之声’提供的情报基本准确。”陆岩指着地图上几个黑点,面色凝重,“我们需要加强这几个方向的巡逻和预警装置。另外,西山营地和南湖渔村的方向基本稳定,信号源没有异常移动,初步判断他们属于相对稳定的定居点。”
苏婉清则更关注地图上标注出的几家小型诊所和社区医院。
“这些地方的医疗物资,或许可以成为我们未来贸易的重点目标。但也需要评估清理和获取的风险。”
通讯并非总是带来好消息。
一次深夜,电台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和激烈的枪声,来自一个刚刚联系上不久的小型幸存者团体,随后信号戛然而止,再无声息。
监听频率的小林记录下了这令人不安的一幕,汇报时脸色苍白。
控制室内一片沉寂。所有人都明白那意味着什么。
“记录下他们最后提供的大概位置。”江季黎的声音低沉却冷静,“列入高风险区域。陆岩,下次外围侦察时避开那片区域。”
这次事件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末世的残酷并未远离,短暂的连接可能瞬间断裂。
这也更加坚定了江季黎加快步伐的决心——必须让曙光基地足够强大,才能避免成为下一个消失的信号。
与西山营地的第一次实物交易被提上日程。
对方希望能获得一些基础的建材加固他们的围墙,并用新鲜蔬菜和手工编织的防虫网作为交换。
“这是一个建立信任的好机会,但也可能是陷阱。”陆岩分析道,“我建议交易地点选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比如旧厂区外围的废弃停车场。我带一个小队提前布控,隐蔽设防。”
“同意。”江季黎点头,“沈工,清点出他们需要的板材和工具,量不必多,但质量要保证。婉清,看看我们有哪些富余的日常用品可以额外赠送一点,表达善意。小玥,再仔细排查一遍交易地点周围的路径和环境。”
交易当天,气氛依旧紧张。
陆岩带领的战斗小组提前数小时进入位置,占据了有利地形和撤退路线。
赵小玥如同幽灵般在周围建筑中穿梭,不断回报情况。
西山营地只来了三个人,看起来都是朴实的农民,带着紧张和期盼。
他们带来的蔬菜水灵新鲜,编织网也结实耐用。
双方在谨慎的接触中完成了交易。对方对曙光基地提供的优质建材和额外赠送的一小包食盐感激不已。
“他们…他们看起来不像坏人。”负责交接的队员回来后报告,“领头的老伯一直说谢谢,还说希望以后还能换。”
第一次成功的实物交易,虽然微不足道,却像一缕阳光,驱散了连日来积压的些许阴霾。
它证明了合作的可能性。
晚上,电台照常开启。
除了例行交流信息,江季黎特意增加了一个新的环节——共享部分无害的、有助于生存的技术资料,比如一种简易的雨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这个举动收到了良好的反响,南湖渔村甚至分享了一种他们改良的腌制鱼货的方法作为回报。
“知识,才是重建文明的基石。”江季黎在日志中写道,“当我们开始交换思想而不仅仅是物资时,希望才算真正扎根。”
然而,在她专注于绘制文明重建的蓝图时,陆岩带来的最新侦察报告再次拉响了警报。
赵小玥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到,西南方向约十五公里外,有一股规模不小的掠夺者车队正在移动,方向飘忽不定,但整体趋势隐约朝着东部而来。
“秃鹫帮……”陆岩指着地图上最新标注的箭头,“他们的人数和技术水平似乎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估。车辆经过了改装,有统一的标识。”
“继续监视,但不要打草惊蛇。”江季黎凝视着那个不祥的箭头,眼神锐利,“加快基地防御升级进度。沈工,我们之前讨论过的‘惊喜’,要尽快提上日程了。”
沈鸿点了点头,目光投向工坊角落里一个被油布遮盖的项目:“明白。能量供应稳定后,‘蜂巢’项目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了。”
窗外,夜色渐深,无线电波仍在空中无声地交织,传递着希望,也传递着警告。
曙光基地在寂静中悄然生长,它连接着更多的火种,也感知着来自远方的阴影。扩张与发展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喜欢末世曙光:女王的炼金方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末世曙光:女王的炼金方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