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望塔的建成与水危机的解决,让基地迎来了短暂的平静期。
然而江季黎清楚,这宁静之下暗流涌动。
她在指挥中心的墙壁上展开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资源点、威胁区域和未知地带。
“我们的资源储备仅能维持四个月,”她在核心团队会议上指出,“必须扩展搜索范围,但单独行动风险太高。”
沈鸿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工业区:“这里应该有不少可用物资,但上次侦察显示感染者密度很高。”
陆岩补充道:“而且地形复杂,容易设伏。需要精心策划。”
“所以这次是团队行动。”江季黎的目光扫过每个人,“不仅仅是搜集物资,更是实战磨合。明天清晨出发,目标:城东工业区。”
次日黎明,小队整装待发。江季黎检查每个人的装备,提出改进意见:沈鸿的工具包需要重新分配重量,陆岩的武器握把可以增加防滑处理,赵小玥的跑酷鞋底需要加强防护。
工业区距离基地五公里,他们选择步行以避免车辆噪音。
陆岩领头,以专业侦察兵的方式选择路线;赵小玥在制高点移动,提供鸟瞰视野;沈鸿负责记录路径和潜在资源点;江季黎统筹全局,苏婉清则在基地保持通讯畅通。
进入工业区后,气氛顿时紧张。废弃的厂房如同混凝土丛林,到处是阴影和未知的危险。
“三点钟方向,二层窗口有动静。”赵小玥从屋顶用手势发出信号。
陆岩立即示意队伍隐蔽,自己悄无声息地前出侦察。几分钟后返回:“两个感染者,在固定路线上徘徊。可以避开。”
沈鸿却指着相反方向:“但那边有我们最需要的机修厂。直接穿过去?”
江季黎观察环境后做出决定:“赵小玥制造分散,陆岩清除威胁,沈鸿和我快速通过。两分钟限时行动。”
计划执行完美。赵小玥用投石制造远处声响引开感染者,陆岩迅速解决剩余威胁,小队成功进入机修厂。
厂内情况比预期更好:大量完好工具、一台柴油发电机、甚至还有辆能用的叉车。但沈鸿检查后皱眉:“发电机需要专业维修,叉车电池已完全放电。”
“可以解决。”江季黎已经开始拆卸发电机部件,“沈工,检查线圈。陆岩警戒,赵小玥寻找替代电池。”
就在维修进行时,赵小玥突然发出紧急信号——大批感染者正被某种声音吸引过来!
“不是我们制造的声音,”陆岩警惕地说,“有其他人在附近。”
情况危急。前门已被感染者阻塞,后门被倒塌货架挡住。他们被困住了。
“上方。”江季黎突然指向屋顶桁架,“从屋顶转移。沈工,需要多少时间启动发电机?”
“至少十分钟!” “给你五分钟。”
在巨大的压力下,团队展现出惊人的默契。陆岩和赵小玥架设临时防线,江季黎协助沈鸿维修,效率远超平常。
第四分钟,发电机突然轰鸣着启动!声音吸引了更多感染者,但同时也提供了另一个机会。
“用声音引开它们!”江季黎立即调整计划,“赵小玥,到西侧制造更大噪音。陆岩,清理屋顶通道。沈工,保持发电机运行。”
计划险中求胜。赵小玥成功引开大部分感染者,小队得以从屋顶转移至相邻建筑。但他们损失了部分已收集的物资,只带走了最关键的工具和零件。
返回路上,沈鸿情绪低落:“怪我太慢。如果更快一点...” “不,是团队协作不够熟练。”江季黎客观分析,“沟通可以更高效,分工可以更合理。”
这次经历成为转折点。回到基地后,江季黎立即启动了系统的团队训练计划。
每天清晨,全体成员都要进行体能和技能训练。陆岩负责战斗和生存技巧,赵小玥教导移动和平衡,沈鸿组织工具使用和维修实践,连苏婉清都开设了急救课程。
“每个人都要掌握基础技能,”江季黎强调,“专家可以专精,但不能有单一依赖点。”
训练中,团队成员的特长和短板逐渐显现。
沈鸿理论知识丰富但实战应变不足;陆岩单兵能力强但团队配合生疏;赵小玥敏捷但缺乏耐心;就连江季黎自己也被指出有时过于理论化,忽略实际限制。
最有趣的发现来自一次模拟危机演练。当假设基地同时遭遇入侵和火灾时,团队自发形成了意想不到的协作模式:赵小玥利用她的敏捷负责情报传递,陆岩指挥防御,沈鸿领导抢险,而江季黎统筹全局。这种基于本能的分工比任何预设方案都高效。
“我们需要正式确定指挥链和应急流程。”当晚江季黎起草了详细的职责分工和应急预案。
磨合期并非一帆风顺。
沈鸿和陆岩就资源分配多次争执:工程师想要更多材料做改进,安保队长要求优先强化防御。赵小玥有时冒险过度,让苏婉清不得不频繁处理伤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末世曙光:女王的炼金方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末世曙光:女王的炼金方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