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断断续续、夹杂着陌生语言和加密噪音的微弱信号,如同投入平静水潭的一颗石子,在据点内激起了层层涟漪,将众人刚刚因短波通讯成功而升起的喜悦冲淡了不少。
“这…这是什么鬼声音?”阿亮凑到那台简陋的接收器旁,皱着眉头仔细听,“叽里咕噜的,一句也听不懂,还吵得要死。”
王叔和刘奶奶也是一脸茫然。小瑶则努力分辨着:“好像…不是我们知道的任何语言,语调很奇怪,有点像…有点像旧时代电影里那种很古老的方言?”
凌不知何时也从屋顶下来,她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锐利:“不是方言。发音方式很独特,音节结构也不同于已知语系。更像是…某种经过长期隔离演化形成的…俚语或者黑话?而且底层有规律的频率切换,肯定是加密信号。”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林风身上。这里只有他,有可能破解这其中的奥秘。
林风没有说话,而是全神贯注地调整着接收器的频率微调旋钮,试图让那信号更清晰一些。同时,他脑海中飞速检索着系统数据库里关于语言和信号加密的信息。数据库浩瀚如烟,但关于这种特定信号的信息却寥寥无几,只有一些模糊的、关于“大灾变后区域性语言隔离现象”和“简易音频置乱加密技术”的记载。
“信号源方向能确定吗?”林风头也不抬地问道。
凌摇了摇头:“我们的设备太简陋,天线也是全向的,无法精确定位。只能大致判断…不是来自‘铁砧’或‘磐石堡垒’之前活动的方向,似乎更偏东南方。”
东南方?那里是更加广阔和未知的废墟地带,地图上标注的信息很少。
“先把信号录下来。”林风找来一块还能工作的旧时代移动硬盘(从电子废件中幸运找到的),连接到接收器上,开始录制那断断续续的信号。“我们需要时间分析。”
接下来的几天,据点进入了某种“战时科研”状态。一方面,要应对门外依旧不时骚扰的怪物,加固防御,生产弹药;另一方面,所有的空闲时间和智力资源都投入到了对那神秘信号的分析上。
林风负责主导。他利用工坊的计算能力,尝试对录制的信号进行降噪、滤波和频谱分析。小瑶则发挥她的细心和逻辑能力,帮忙记录信号中重复出现的音节模式和加密频率的变化规律。阿亮和王叔帮不上技术忙,就主动承担了所有的警戒和体力活,确保林风和小瑶能专心研究。
凌是恢复最快的,她虽然无法进行精细操作,但凭借其过人的记忆力和观察力,她开始系统地整理和绘制据点周围更详细的地图,尤其是东南方向的地形地貌和可能的路径,为未来可能的探索做准备。她还利用短暂的安静间隙,加紧训练阿亮和王叔的战术配合和应急反应能力。经历了“屠戮者”一战,她深知个人武勇在末世中的局限性,团队的默契至关重要。
进展是缓慢而艰难的。那信号时断时续,加密方式虽然不算顶尖,但对缺乏专业设备的他们来说,依旧是一道坚固的壁垒。语言更是最大的障碍,没有参照系,如同解读天书。
就在他们几乎要陷入僵局时,转机意外地出现了。
这天,小瑶在反复聆听一段信号时,突然“咦”了一声。
“风哥,你听这一段…背景噪音里,是不是有…钟声?”她不太确定地说。
林风立刻将那段信号单独提取出来,进行高倍放大和增强处理。果然,在加密语音和电流噪音的底层,隐约能听到一种极其微弱、但很有规律的…当当声,像是某种金属敲击的声音,而且节奏固定。
“这不是自然噪音!”林风精神一振,“这很可能是信号源所在地的环境音!或者是他们某种固定的时间标识!”
这个发现给了他们新的方向。他们开始重点分析信号中夹杂的所有非语音背景音。又经过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的努力,他们从不同的信号片段中,陆续分辨出了几种可能的环境音:除了那规律的钟声(或金属敲击声),似乎还有微弱的风声(不同于据点周边的风声特点)、以及一种…低沉的、仿佛大型机械运转的嗡嗡声?
这些零碎的信息拼凑在一起,逐渐勾勒出一个模糊的轮廓:这个未知的信号源,可能位于一个拥有某种大型固定设施(产生机械嗡鸣)、并有规律计时习惯(钟声)的据点或聚集地。其位置大致在东南方向。
虽然依旧不知道对方是敌是友,是什么来历,但至少不再是完全抓瞎了。这个发现让团队士气为之一振。
然而,还没等他们进一步深入分析,那个如同梦魇般的黑色通讯方块,又一次亮了起来。
维克托莉亚的声音传来,这一次,她的语气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平和?
“林风,听说你们的短波电台弄出点动静了?效率不错。”她似乎对据点内的动向一清二楚。
林风心中一凛,沉声道:“托会长的福,勉强能用了。会长有何指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世双穿:我的基地车超神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末世双穿:我的基地车超神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