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托莉亚轻描淡写的回应和毫无诚意的“考虑”,像一盆冰水,彻底浇灭了据点内最后一丝对于外部援助的幻想。通讯中断时的无助与恐慌,被追击时的狼狈与险死还生,都清晰地昭示着一个残酷的现实:依靠别人,尤其是维克托莉亚这样的“盟友”,无异于与虎谋皮,关键时刻必然会被当成可以随意舍弃的棋子。
压抑的愤怒和强烈的危机感在据点内弥漫。但这一次,没有人抱怨或沮丧,反而激发出一种破釜沉舟、自力更生的狠劲。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到头来,能靠得住的只有我们自己!”阿亮狠狠地说道,用力地擦拭着那把跟随他经历生死考验的长柄发射器,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跳脱,多了几分沉稳和坚毅。
王叔默默点头,检查着每一扇门窗的加固情况,仿佛要将心中的不安都转化为物理上的防御。小瑶则一头扎进了医疗舱和她的化学实验台前,更加拼命地研究能应对各种情况的药剂和解剂。刘奶奶准备好了更多的绷带和清水,默默做好后勤支持。
林风则将自己关在了工坊里,面对着一堆被拆解开的、已经失效的“铁砧”通讯耳机,面色阴沉如水。这些耳机内部结构精密,远超他们现有的技术水准,但其核心原理依旧离不开无线电波。而在对方强大的、覆盖范围不明的干扰设备面前,任何无线电通讯都显得脆弱不堪。
必须找到一种不依赖传统无线电的通讯方式!
他的目光在系统浩如烟海的蓝图库中飞快地扫过。声学通讯?距离太近,容易暴露。旗语或灯光信号?同样距离有限且需要直视,在复杂的废墟环境中几乎无用。有线通讯?布线工程量大,且容易被破坏…
一个个方案被提出,又被否定。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蓝图库中一个极其冷门、甚至被标记为“低效能、高耗能、已被淘汰”的古老技术分支引起了他的注意——【可见光通讯系统】。
其下的一个子项更是让他瞳孔微微一缩——【简易激光莫尔斯编码通讯器】。
激光!光速传播,方向性极强,几乎难以被拦截和干扰(除非直接阻断光路或被强烈背景光淹没)!而且,莫尔斯电码虽然古老,但编码简单,易于学习和使用,正适合他们目前的情况!
这个发现让林风的心脏猛地跳动起来!就是它了!
然而,困难同样巨大。制造激光发生器需要特定的晶体和精密的光学镜片,这些材料他手头极其匮乏。能源消耗也确实是个问题,需要稳定的电力驱动。而且,激光通讯要求通讯双方必须在视线范围内,并且需要对得非常准,否则微小的偏差就可能导致信号无法接收。
但这已经是目前能找到的最优解了!
他立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这份蓝图的研究和改造中。他不需要多远的通讯距离,初期能覆盖三到五公里,满足据点与外部侦查小组的基本联络需求即可。他也不需要复杂的编码和解码设备,手动按键发送、人工接收解码更适合现在的人力状况。
材料是最大的瓶颈。激光晶体他没有,但工坊或许能利用现有的某些光学材料(比如从旧时代望远镜或显微镜上拆下来的镜片)进行提纯和再加工,制造出效能较低但勉强可用的替代品。能源方面,可充电电池和核融合核心可以支持。
他开始了疯狂的尝试。将那些废弃光学设备拆解,取出里面的镜片,用工坊的激光进行熔炼、提纯、打磨…过程极其繁琐且失败率极高,无数珍贵的镜片在高温下炸裂或变得浑浊不堪。但林风毫不气馁,一次次地调整参数,如同一个固执的炼金术师。
与此同时,他让所有人都开始学习莫尔斯电码。由凌负责教学,这位前特种兵对这些基础通讯技能掌握得炉火纯青。
“滴答,答滴滴滴,答答答,滴答…”据点里开始回荡起各种长短不一的敲击声。阿亮学得最快,这家伙似乎对这种带有节奏感的东西天生敏感,很快就记住了所有字母和数字的编码。小瑶和王叔则学得有些吃力,但还是坚持一遍遍背诵和练习。连刘奶奶都在一旁跟着用手指比划。
学习电码的过程,反而稍稍冲淡了之前的紧张气氛,带来了一丝奇异的“学习氛围”。
几天不眠不休的奋战后,林风终于成功用工坊制造出了两个鸽子蛋大小、看起来极其简陋的激光发射器核心。它们被安装在一个用钢管和废旧镜头壳拼凑出来的简易支架上,连接着可充电电池和一个手动按键开关——这就是第一代“曙光”激光通讯器的发射端。
接收端则更简单,就是一个高灵敏度的光电传感器连接着一个能发出微弱蜂鸣声的电路和一个小灯泡。接收到激光信号时,蜂鸣器会根据光线断续发出长短不一的声音,灯泡也会闪烁,由人工记录并解码。
“成功了!虽然…样子丑了点,距离估计也就能有个一两公里,还得天气好没遮挡…”林风看着这两个充满手工粗糙感的装置,眼中布满了血丝,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末世双穿:我的基地车超神了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末世双穿:我的基地车超神了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