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之世,局势纷乱,唯有强者才能生存。马家拥有强大的实力,足以保护北庭府的百姓不受侵害。而你,郡守大人,若是继续执迷不悟,只会让瓦利城的百姓陷入更大的灾难之中!
我最后再劝你一次,放下个人的恩怨,为了瓦利城的百姓,投降吧!这是你唯一的出路!”
侯东来闻言,气得脸色铁青,怒喝道:“你这无耻之徒,竟敢颠倒黑白!马家为非作歹,欺压百姓,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你若是还有一丝良心,就该立刻收手,向朝廷请罪!否则,等到朝廷的大军到来,你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宋时寻见侯东来不为所动,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冷笑道:“哼,冥顽不灵!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来人啊,给我上,将这老匹夫拿下!”
话音刚落,便有几个身着亲兵从暗处窜出,挥舞着刀剑向侯东来扑去。侯东来见状,丝毫不惧,挥动手中的长剑,率领亲卫与宋时寻亲兵们战在一起。
一时间,刀光剑影,杀声震天。侯东来虽然年事已高,但武艺高强,几个亲兵根本近不得他的身。而宋时寻则在一旁冷眼旁观,似乎并不急于出手。
“弓箭手准备!”宋时寻看一时奈何不了侯东来,
大声喝道。随即,一排排弓箭手从城墙上探出头来,对准了正在激战的侯东来和亲兵们。箭矢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随时都会夺走生命。
侯东来见状,心中一凛,知道今日之事已难以善了。但他仍不肯放弃,挥舞着手中的长剑,与亲兵们奋力抵抗。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仿佛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扞卫瓦利城的安宁。
然而,面对如潮水般的箭矢,侯东来和亲兵们的抵抗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箭矢如雨点般落下,不断地有人倒下。侯东来的身上也中了几箭,鲜血染红了他的战袍。
他咬着牙,坚持着,但终于还是力不从心,倒在了地上。亲兵们见状,纷纷停手,投降的投降,逃散的逃散。
宋时寻见侯东来已被拿下,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走到侯东来的身边,用脚踢了踢他的身子,确认他已经昏迷不醒后,才转身对身旁的亲兵们说道:“将这老匹夫关进大牢,严加看管,等候发落!”
亲兵们应声上前,将侯东来从地上架起,如同拖死狗一般朝城中的大牢走去。宋时寻则站在原地,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周围的士兵和百姓们目睹了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无不心生敬畏。他们知道,从今往后,瓦利城的命运将掌握在这个年轻而冷酷的将军手中。
在他沉浸在自我世界中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骤然打破了宁静,打断了他的沉思。一名亲兵急匆匆地奔来,神色紧张地禀报道:“大人,大事不好了!城外的大军已经进城了!”
“不必慌张,大家随我一同前去迎接马大人进城!”
瓦利城内最为宏伟壮观的建筑物,无疑便是那座巍峨耸立的郡守府,然而此时此刻,这座象征着权力与威严的建筑已经悄然易主,归属了新的统治者。
“你在这次事件中,做得非常好,我会向家主为你请功受赏。现在,我有一项紧急任务交给你,你必须立刻动身前往下辖各县,并且务必在短短三天之内,为大军筹集到十万石粮食。”马朝先的目光如炬,锐利地扫过宋时寻的面庞,语气坚定而果决,直截了当地阐明了他此次召见宋时寻的真正目的。
听到马朝先提出的筹集十万石粮食这一艰巨任务,宋时寻不禁心头一震,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投靠马家并非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是这些年,朝廷都不管北地了,只有马家不时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在瓦利城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宋时寻,深信马家才是麓北地区真正的天命所归之人。
“大人!您有所不知,目前瓦利城内的粮食储备状况并不乐观,之前通过各种途径征收上来的粮食,早已悉数送往布政使司,以供前方战事之需。如今,城内仓库中实在是难以凑齐如此庞大数量的粮食啊!”宋时寻急切地解释道,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仓库中没有足够的粮食,那就立即去民间征收!现在正值秋收结束之际,百姓家中粮食充足,正是筹集粮食的好时机。”马朝先厉声喝道,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大人,麓北地区连年歉收,百姓家中已无多余口粮。此时若强行征收粮食,他们唯有被饿死了。”宋时寻心中不忍,再次向马朝先恳切陈述。
“如果没有我们的军队抵挡吕方,瓦利城能坚守多久?少废话,你不去,有的是人抢着去,别以为少了你就不行!”
马朝先的话语中透露出浓烈的威胁意味,他的眼神如同寒冰般冷冽,令人不寒而栗。宋时寻深知,此刻的马朝先已不再是平日里和蔼可亲的参政大人,而是一个被战争点燃了熊熊野心的危险人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最后的一位将军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最后的一位将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