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星图现踪
殑伽河的汛期正烈,浊浪如奔雷般撞向楼船的舷板,溅起的水花带着河底的泥沙与腐草气息,黏在舱外的甲胄上,结成一道道深褐色的渍痕。王玄策立在主舱中央,玄色官袍的下摆被穿堂风掀起,露出腰间悬挂的青铜鱼符——符上刻着去年出使天竺的使团印记,此刻却沾着二十七位同僚的血锈。他的目光落在檀木案几上,案上整齐码放的三百枚青铜卦钱,是临行前钦天监所赠,本为占卜行程安危,此刻却毫无征兆地自行震颤起来。
青铜卦钱边缘的云雷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时而相互碰撞,发出细碎而清脆的声响,那节奏竟与舱外浪涛的起伏隐隐相合。王玄策攥紧了鱼符,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他看着卦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移动,先是勾勒出北斗七星的勺形轮廓,接着又延伸出二十八宿的星轨脉络,不多时便在案上铺开一张丈余宽的完整星图。星图中“天汉”的走向清晰分明,与白日里勘察的渡河浅滩精准对应,而星轨的起伏弧度,更是与殑伽河汛期的水流急缓分毫不差。
“王正使!”舱门被猛地推开,蒋师仁提着陌刀闯了进来,甲胄上的水珠顺着刀刃滴落,在地面砸出一串细密的湿痕。他刚率领从吐蕃借来的一千二百骑巡查完南岸暗礁,又确认了泥婆罗七千劲旅的牛皮筏子已在下游绑扎妥当,本是来禀报渡河准备情况,却被案几上的星图惊得瞬间顿住脚步,声音里满是诧异:“这星图……竟与《大唐西域记》中失传的‘天象篇’描述分毫不差?”
“正是。”王玄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指尖轻轻拂过卦钱组成的星轨,“当年玄奘法师西行时曾提及此篇,说它能测算江河星宿之变,却没想到竟藏在这些青铜卦钱里。有了它指引,我们渡河时便能避开暗礁与漩涡,复仇的第一步,总算有了稳妥的依仗。”去年使团在天竺边境遇袭时,若能有此星图相助,二十七位同僚或许便不会葬身乱兵刀下,蒋师仁听着,攥紧了陌刀的刀柄,刀身因情绪激荡而微微震颤,甲胄的金属部件相互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
话音未落,舱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撞击声——上游漂来的断木裹挟着碎石,正狠狠撞向船身。蒋师仁反应极快,陌刀出鞘的瞬间劈出一道凌厉的刀气,将扑面而来的浪花斩成细碎的水雾。刀气裹挟的劲风震落了舱顶堆积的雨水,那些水珠却没有落地,反而在空中凝聚成淡蓝色的水痕,顺着舱壁蜿蜒流淌,渐渐显露出墨色的字迹:“水战之要,在观天时、察汛情。辰时水流最急,暗礁易现;未时水势趋缓,乃渡河良机。当借星宿定方位,凭云气测风向,以筏为阵,以骑为锋,方能决胜水上……”
“是《卫公兵法》失传的‘水战天时篇’!”蒋师仁又惊又喜,这兵法是李靖将军所着,失传已逾三十年,如今竟以水珠凝字的方式重现,对即将到来的渡河之战而言,不啻于天赐的助力。王玄策凑近舱壁,逐字逐句地辨认,发现文中所述的渡河时辰与星图完全吻合,甚至详细标注了不同云色对应的天气变化——如“乌云如鱼鳞,三日内必有雨,宜暂缓渡河”“朝霞映河面,当日风平浪静,可全速推进”,这些细节恰好能弥补唐军对殑伽河气候的不熟悉,心中对今夜渡河的决心愈发坚定。
就在两人细究兵法内容时,舱角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去年从天竺佛寺带回的铜佛残核——那是遇害译官生前供奉的器物,佛身还留着被刀劈的裂痕,此刻竟自行滚动起来,顺着案几的边缘滑入星图。残核上未干的血渍(实则是译官遇害时溅上的热血)滴落在青铜卦钱上,瞬间化作金红色的光纹,顺着星轨迅速蔓延开来,将整个星图染成一片璀璨的金色。
骤然间,整个主舱内光芒大盛,星图竟投射出一道清晰的虚影在舱壁上:画面里是连绵的山谷,七处隐蔽的营地错落分布在山谷间,每处营地外都有天竺兵卒手持长矛巡逻,粮囤堆积如山,甚至能看到兵卒们搬运粮草的身影——这正是与天竺叛军勾结的键陀罗残军的屯粮之地!去年使团遇袭,这支残军便是主力,他们凭借山地地形藏匿粮草,屡次骚扰唐军补给线,如今知晓了他们的屯粮地,只要渡河后派轻骑突袭,便能截断敌军的补给,大大削弱其战力。
“太好了!有星图定方位,有兵法授战法,还有屯粮地的情报,此战我们必能为弟兄们报仇!”蒋师仁难掩激动,陌刀在手中转了个刀花,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他想起去年与王正使一同逃出天竺时的狼狈——两人穿着破旧的布衣,靠野果充饥,日夜兼程才抵达吐蕃边境,如今终于集齐八千余骑,又有这般天助,定要让天竺叛军血债血偿。
王玄策却没有完全放松,他注意到铜佛残核的血渍正顺着星图流向舱底,而舱底的角落,竟埋着一件青铜器物——那是文成公主当年出使吐蕃时,在这一带埋设的青铜星盘,盘面刻着“永徽四年测”的铭文,本是用于标记方位与节气,此刻却突然自行转动起来,指针指向的方向,正是天竺叛军的主力营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