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沉链现踪
殑伽河中游的水流比上游更显湍急,浑浊的河水裹挟着碎石奔涌,撞击在暗礁上激起丈高的浪花,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王玄策身披玄色铠甲立于西岸悬崖,腰间蹀躞带悬着的青铜药镰与藤棍钟锤轻轻晃动,目光如鹰隼般锁着河面——自前日焚毁藤阵渡过上游后,大军一路向南推进,如今抵达这处名为“断龙滩”的险地,此处既是通往天竺腹地的必经之路,也是最易遭遇伏击的天险。
身后的八千余骑人马列成严密阵形,吐蕃借来的一千二百骑士身着赭色皮甲,手中长矛斜指地面,胯下骏马因水流轰鸣而不时刨动蹄子;泥婆罗七千骑兵则穿着青布战甲,腰间弯刀的刀柄在阳光下泛着木质光泽,头盔上的羽毛装饰随着风势轻颤。这是他们复仇路上的关键一关,只要渡过断龙滩,再行百里便能抵达天竺重镇,而所有人都清楚,天竺人绝不会轻易让他们通过这道天堑。
“王正使,”蒋师仁催马来到悬崖下,陌刀斜背在身后,甲胄碰撞发出清脆的“甲叶响”,“探子回报,断龙滩水下似有异物反光,不似寻常礁石,恐是天竺人设下的埋伏。”他说话时声音沉稳,脸颊上的刀疤在日光下格外清晰——那是去年使团遇袭时留下的印记,此刻每提及天竺,他眼中便会闪过一丝冷冽的杀意。
王玄策微微颔首,抬手示意亲兵取来千里镜。铜制镜筒在掌心泛着冷光,他缓缓调整焦距,只见湍急的河面下,隐约有金属光泽随波浪起伏,数量竟不下百余处。“再等等,”他低声道,手指攥紧镜筒,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天竺人若要设伏,定会让我们先暴露破绽。”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过去,河面上的水流突然变得异常——原本奔涌的浪花竟朝着中央汇聚,形成一道旋转的漩涡。紧接着,“轰隆”一声闷响,三百根青铜链从漩涡中猛地浮出,每根铁链足有碗口粗细,链节紧密咬合,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铜绿,却依旧透着逼人的寒气。这些青铜链如长蛇般横亘在河面,将断龙滩的航道彻底封锁。
“是青铜锁江链!”蒋师仁瞳孔骤然收缩,翻身下马快步来到崖边,“看这形制,至少能承受万斤拉力,寻常船只根本无法撞开!”
王玄策早已收起千里镜,快步走下悬崖来到岸边。他蹲下身,手指抚过一根青铜链的链节,突然触到一处细微的刻痕。亲兵立刻递来火把,借着火光细看,只见每节链环内侧,都清晰刻着“贞观廿五年将作监造”的暗记。这暗记与之前藤甲上的印记一脉相承,显然又是天竺人与吐蕃内奸勾结,利用大唐当年的器物设下的陷阱。
“王正使,您看这里!”蒋师仁突然出声,手中捏着一块从链缝中剥落的铜绿,只见链缝间正缓缓渗出透明液体,并非寻常水锈。王玄策凑近一看,瞳孔猛地一缩——那液体在阳光下泛着微光,竟渐渐在链节表面凝结成细小的字迹,仔细辨认,正是《卫公兵法》中失传的“锁江篇”内容!他早年在兵部翻阅残卷时,曾见过“锁江篇”的片段记载,深知其中记录的是用铁链封锁江河、阻拦战船的战术,如今竟完整地重现于此。
就在此时,王玄策腰间突然传来一阵灼热的刺痛,他伸手一摸,竟是断足金线——这金线自渡河之战后愈发灵动,此刻像是感知到什么,突然挣脱腰带束缚,如箭般朝着青铜链刺去。金线穿透链眼的瞬间,发出“咔嗒”一声轻响,随后竟勾出一件青铜器物,重重落在地上。
众人定睛一看,那是一柄青铜斧钺,钺身刻着繁复的云纹,刃口虽有些锈蚀,却仍透着慑人的锋芒。王玄策捡起斧钺,目光落在钺面的铭文上,只见“鸿胪寺验”四个字清晰可见,只是边缘正被某种酸液侵蚀,字迹已有些模糊。“这是鸿胪寺特制的斧钺,”他沉声道,“当年文成公主出使吐蕃时,曾携带一批此类器物,用于与沿途部族交涉,怎么会藏在这青铜链中?”
蒋师仁见状,握紧身后的陌刀,大喝一声:“待末将劈开这主链,看看还有什么蹊跷!”话音未落,陌刀已出鞘,寒光闪过,刀身带着凛冽的刀气朝着最粗的一根青铜主链劈去。“铮”的一声巨响,青铜链被劈出一道缺口,令人意外的是,缺口处没有铜绿落下,反而掉出一个密封的铁函,重重砸在地上。
亲兵立刻上前,用弯刀撬开铁函的缝隙,里面竟是一卷帛书。展开后,暗红色的字迹映入眼帘——竟是吐蕃大论的密令,上面“铁索困龙”四个大字用鲜血写成,墨迹未干,显然是近期才封入铁函的。密令中详细记载了天竺人与吐蕃内奸的计划:用青铜链封锁断龙滩,待唐军试图渡河时,启动水下机关,将大军困在江中。
“铁索困龙?”王玄策眉头紧锁,“看来他们是想将我们困死在这断龙滩!”他话音刚落,手中的青铜斧钺突然微微震动,之前一直带在身边的铜佛残核——那是从藤甲中收集的最后一块残片——竟自行飞入药镰之中。刹那间,佛核中渗出暗红色的佛血,滴落在被酸液侵蚀的斧钺上,两种液体交融后,竟渐渐染成金色,随后在空中凝结成七个光点,缓缓落在地面,形成七处清晰的坐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