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着。”王玄策打断他,断足在石板上碾出更深的血痕,“让他们亲眼看着,我们如何用天竺的佛寺作祭坛,用阿罗那顺的头骨作酒器——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话音落时,空中的“灭竺”二字突然迸出火星,碎帛如流星雨般坠落,落在神树的金刀上,瞬间化作灰烬。而那些沾了佛血的唐刀,刀身坐标处突然亮起红光,如七颗引路的星辰,在寒风中明明灭灭。
蒋师仁拔出陌刀直指南方,刀光与神树金辉连成一线:“将士们!看清坐标了吗?那便是我们的去处——踏破天竺,饮马恒河!”
八千骑兵的怒吼震落了枝头残雪,战旗裂空后的旗杆底座,正有新的嫩芽破土而出,带着血的颜色,在冻土上扎下深根。
第二节 :九牲祭天
祭坛四周的雪地里,九头白牦牛突然齐齐跪倒,庞大的身躯砸得冻土崩裂。这些雪域高原最健壮的牲畜,此刻却如被无形巨手按在地上,牛角上用唐蕃双文刻的“誓”字在残阳下泛着冷光——吐蕃的苯教巫师曾说,白牦牛乃山神坐骑,唯有祭天时会自行献祭,此刻九牲同跪,连松赞干布身边的老译员都攥紧了经幡,喉结不停滚动。
王玄策踩着金铁假肢上前,断足与金属趾甲摩擦的“咯吱”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他俯身按住最左侧那头牦牛的脖颈,牛毛上的雪粒沾在他掌心,迅速被体温融成水。当金铁趾尖划过牛颈褶皱处时,牦牛突然扬首发出闷吼,殷红的血泉从伤口喷涌而出,竟在空中凝成半尺高的虎符形状,符面的“兵”字由血珠勾勒,连穿绳的孔洞都清晰可辨。
“是调兵虎符!”蒋师仁猛地按住腰间刀鞘,指腹在冰凉的金属上打滑。他想起长安兵部库房里的铜符,每次出征前,将军们都会捧着虎符宣誓,此刻血符悬在空中,竟比真正的铜符更添几分肃杀。王玄策的假肢在雪地上碾出深痕,他抬手将血符往祭坛中央一引,那团血珠便如活物般飘向神树,在青铜枝桠间绕了三圈,突然炸开成漫天血点。
蒋师仁拔刀的瞬间,血点恰好落在陌刀刀身。诡异的一幕骤现:原本光洁的刀面竟浮现出流动的光影——那是三十年前的定襄战场,李靖正站在突厥可汗的牙帐前,将缴获的帅旗撕成碎片,层层叠叠垫在祭坛下。老将军的白发在风中飞扬,撕旗的动作干脆利落,连旗角绣的狼头都被扯得变形。“是李卫公!”吐蕃骑兵里有人认出这场景,当年松赞干布派去长安的使者,曾绘过李靖破突厥的壁画,此刻刀影里的画面竟分毫不差。
“李卫公撕的不是旗,是敌军的魂魄。”王玄策的声音裹着血味,他从怀中摸出铜佛残核,正是昨日神树显灵时崩裂的碎片。当碎片嵌入最近一头白牦牛的额头时,牛眼突然暴睁,褐色的瞳孔里映出熊熊烈火——那是那烂陀寺的藏经阁,阿罗那顺正站在火前,将一摞摞《金刚经》扔进火堆,经卷燃烧的噼啪声仿佛穿透时空传来,连牦牛的睫毛都沾染了虚幻的火星。
“贼子敢焚我佛典!”泥婆罗骑兵里的僧侣突然诵经,梵文的诅咒混着马蹄声震颤雪地。九头牦牛的瞳孔同时亮起红光,映出的画面开始流动:从曲女城的佛像被推倒,到王舍城的僧人被钉在木桩上,再到恒河边堆积如山的经卷灰烬……每一幕都带着灼人的温度,连祭坛上的青铜神树都开始震颤,枝头的唐刀发出呜咽般的鸣响。
雪突然下大了,鹅毛般的雪片落在牛尸上,却未及堆积便消融成水。众人正觉怪异,九具牛尸竟自行挪动起来,庞大的身躯在雪地上拖出深沟,蹄子蹬着冻土发出“咔咔”脆响。不过半盏茶功夫,牛尸已摆出规整的八卦阵型:乾位的牛尸头颅朝西,坤位的牛尸四蹄朝南,每具尸体的摆放角度都分毫不差,连牛角指向的方位都与天上的星宿对应。
“这是……密道图?”蒋师仁俯身查看雪地上的阵纹,那些被牛尸拖出的沟壑里,竟渗出暗红色的汁液,在雪地上晕出细密的线条。他用陌刀刀尖挑开表层积雪,发现冻土下的岩石上,竟天然形成了与阵纹吻合的裂缝——有的像蜿蜒的河谷,有的如陡峭的山涧,最中央的太极图位置,赫然刻着“鹫峰口”三个汉字,正是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捷径。
王玄策的金铁趾甲刮过岩石,火星溅在血纹上,那些线条竟亮起微光。他想起昨日神树刀身映出的佛寺坐标,此刻才恍然大悟:“八卦生八脉,每道阵纹都是条密道。乾位通那烂陀寺,坤位抵王舍城……”他指向西北方的牛尸,“这头指向的,是泥婆罗与天竺交界的象兵训练营。”
松赞干布突然拔刀割破指尖,将血滴在太极图中心。冻土下的裂缝瞬间喷出白雾,在雪地上凝成立体的山脉虚影——喜马拉雅的雪峰如银链横亘,九道密道如银链上的丝线,精准地穿连起天竺的七座佛寺与两处重兵布防地。“苯教的先知说,九牲祭天现密道,是战神在为我们引路。”他的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激动,“待开春雪化,我派三百吐蕃向导,带你们走最险的鹫峰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