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暮春,黄土高原的风裹着沙尘,吹过秦岭北麓,掠过渭水南岸,最终扑向那道横亘于中原与西北之间的千古雄关——潼关。
潼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望中原,西扼关中,南依秦岭,北临黄河,一道狭长的谷地如咽喉般卡在山河之间,历来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所在。而今,这道雄关前,正上演着一场决定大新北伐命运的生死对决。
第一军团四万大军,兵锋直指潼关。王九波率主力抵达关前十里,扎下大营。玄黑营帐连绵如海,旌旗猎猎,银龙纹在风中翻飞,如同蛰伏的巨兽即将苏醒。然而,当大军前锋抵近关隘时,眼前景象却让所有将领心头一沉。
绿营练军副统帅李隼,已在此布下三道铁血防线。
第一道,设于潼关南口外五里处的“断龙坡”。此地地势陡峭,两山夹峙,中间仅容两车并行。李隼命人伐木为栅,堆石为垒,在坡顶修筑了三座棱堡,每座棱堡内架设两门12磅前装滑膛炮,炮口对准谷道,形成交叉火力。棱堡后方,三千绿营练军依托战壕列阵,手持俄式里治步枪,枪口密密麻麻,如林立的荆棘。
第二道防线设于“铁脊岭”,一道横贯东西的山脊,岭上修筑了五座炮台,配备八门12磅炮与两门线膛炮,居高临下,可俯瞰整个谷道。岭后为绿营练军主力驻地,粮草充足,营垒坚固。
第三道防线,便是潼关本体。城墙高耸,城楼巍峨,城头火炮林立,城门以铁板加固,吊桥高悬。李隼亲率四千精锐镇守此地,誓与潼关共存亡。
“好一个铁桶阵。”王九波立于望远镜前,目光如刀,扫过敌阵。他身后,王大力、周丰收、狗蛋所在的第二师师长刘猛子等将领皆神情凝重。
“敌军兵力一万两千,皆为绿营练军精锐,又得俄式步枪与滑膛炮,依托地形,易守难攻。”周丰收沉声道,“若强攻,恐伤亡惨重。”
王九波缓缓放下望远镜,冷声道:“李隼此人,曾为乐山县勇营督办,后投靠练军,本就精通西式战法,又得普鲁士教官亲授经验,惯用‘三段击’与‘散兵线’,又知地形之利,非等闲之辈。但——”他目光一寒,“他忘了,我大新陆军,也不是当年的乌合之众。”
他转身下令:“传令,第二师为正面主攻,配属‘凤羽’机枪三挺,‘虎啸’75毫米前装线膛炮六门,明日辰时,强攻断龙坡!王大力,你率骑兵营八百人,绕道东侧‘老鹰嘴’,从山后迂回,务必在午时前切断敌军退路,配合正面进攻!刘猛子,你亲自督战,务求一鼓作气,破其第一道防线!”
“遵命!”众将齐声应诺,转身而去。
夜色如墨,大新军营中灯火通明。士兵们正为明日大战做最后准备。狗蛋蹲在火堆旁,一遍遍擦拭着手中的“龙吟”1860式线膛击发枪。枪管冰冷,枪托上的刻痕是他入伍时王九击亲手为他刻下的名字。他轻轻摩挲着,心中默念:“大王说过,打仗不怕死,就怕枪不响。”
身旁的老兵老赵递来一碗热汤:“喝点,暖暖身子。明天,怕是没这闲工夫了。”
狗蛋接过汤,一饮而尽,问道:“赵哥,听说绿营练军的枪,比咱们的还快?”
老赵冷笑一声:“快?里治步枪又不是后装枪,它还是前装!再说了,咱们有‘凤羽’机枪,他们有吗?”
狗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记住,”老赵压低声音,“明日冲锋,别傻跑。听哨声,三段跃进。第一段,卧倒射击;第二段,匍匐前进;第三段,冲锋!‘龙爆’手榴弹留到最后,扔进战壕,炸他个底朝天!”
狗蛋重重点头。
次日辰时,天光微明,晨雾未散。大新陆军第二师九千人已列阵于断龙坡下。六门“虎啸”75毫米前装线膛炮被骡马拖曳至前线,炮手们正用测距杆校准角度。三挺“凤羽”1862式机枪被架设在炮兵阵地两侧,六根枪管在晨光中泛着冷光,黄铜弹链如金蛇缠绕。
“开炮!”刘猛子一声令下。
“轰!轰!轰!”六门火炮齐发,炮弹如流星般划破晨雾,砸向断龙坡上的棱堡。实心弹击中石垒,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碎石四溅;榴弹在战壕中爆炸,火光冲天,数名练军士兵被掀飞。
然而,敌军并未慌乱。棱堡内的12磅滑膛炮立即还击。滑膛炮射程虽短,精度不高,但胜在装填快,炮手们将火药包与实心弹依次装入炮膛,捣实后点燃引信,炮声如雷,炮弹呼啸而至,砸在大新军阵前,激起数米高的土浪。
“敌军滑膛炮没有膛线,弹道飘忽,但火力密集!”炮兵营营长高声报告,“我军线膛炮射程远、精度高,可压制其炮位!”
“继续轰击!目标棱堡炮口!逐个点杀!”刘猛子下令。
炮兵们迅速调整角度,瞄准手通过炮架上的瞄准具,精确测算距离与风偏。一发榴弹精准命中一座棱堡的炮口,炮管被炸得扭曲,炮手当场毙命。第二发实心弹击中另一座棱堡的侧壁,墙体崩塌,炮位暴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黑风寨主成帝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黑风寨主成帝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