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城西的工厂区,晨雾还未散尽,便已传来此起彼伏的锻打声。玄色的厂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面上“大新官办厂区”六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王九击身着玄色王袍,腰间悬着韦俊所赠的镶铁缅刀,带着沈庭渊、王九波以及汤姆缓步走进这片曾经的成都锻造厂——如今,这里已被拆分为新京军工厂、锻铁厂与农具厂,三座工厂呈“品”字形排布,烟囱里冒出的青烟交织在一起,像是为大新王国撑起了一片工业的天空。
“大王,自上月完成改组后,三座工厂已各自独立运作。”负责工厂事务的经济与产业部下辖的工业与制造司司长周正明快步上前,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账簿,“锻铁厂专注于生铁冶炼与熟铁锻造,月产量较之前提升了三成;农具厂已产出锄头、犁铧等农具五千余件,除供应四川本地农户外,还远销至湖北西部;至于新京军工厂,更是捷报频传,火炮分厂刚仿制出法制12磅山炮,火枪分厂也已启动线膛燧发枪的研究。”
王九击点点头,目光扫过工厂外堆积如山的铁矿石与煤炭,声音沉稳:“走,先去军工厂看看。眼下清廷在练军,太平天国也在扩充军备,我们的火器研发,一刻也不能停。”
众人跟在王九击身后,穿过繁忙的工厂区。沿途的工匠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躬身行礼,眼中满是敬畏。这些工匠大多是四川本地的铁匠与木匠,昔日在清廷的压迫下难以饱腹,如今在大新王国的官办工厂里,不仅能拿到足额的月钱,还能参与到火器研发与农具制作中,真正感受到了“手艺养家、实业救国”的意义。
新京军工厂的大门巍峨气派,门前的石狮子口中衔着铁环,透着一股工业时代的威严。走进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熔炉,火焰在炉内熊熊燃烧,映得周围的铁器泛着通红的光泽。工匠们赤裸着上身,汗珠顺着黝黑的脊梁滑落,手中的铁锤重重砸在铁砧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像是一曲激昂的工业赞歌。
“大王,这里是火炮分厂。”周正明指着不远处一座宽敞的厂房,“以前我们在重庆府缴获的那三门法制12磅山炮,经过拆解与仿制,昨日已成功造出第一门仿制炮,今日正在进行试射前的调试。”
王九击快步走进厂房,只见一门崭新的火炮静静矗立在中央,炮身上刻着“大新维新元年制”的字样,炮口泛着冷冽的光泽。几名工匠正围着火炮,用锉刀仔细打磨着炮身的纹路,神情专注而认真。
“这门炮的性能如何?”王九击伸手抚摸着炮身,感受着精铁的冰凉与厚重。
负责火炮研发的工匠头目李铁匠连忙上前,躬身回道:“回大王,这门仿制的12磅山炮,口径与原型一致,炮身长度略有增加,射程较原型提升了五十米,有效射程可达1250米。装弹速度也有所优化,熟练炮手每分钟可发射两发炮弹,比原型快了三成。”
汤姆走到火炮旁,仔细检查着炮身的纹路与炮尾的结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仿制出如此精良的火炮!这炮身的铸造工艺非常精湛,几乎看不出是仿制的。不过,若想进一步提升射程与精度,我们可以尝试研发前装线膛炮——在炮管内壁刻上螺旋形的膛线,让炮弹旋转飞行,这样不仅能提升射程,还能大大提高命中率。”
王九击眼中一亮,当即说道:“好!即刻成立前装线膛炮研发小组,由李铁匠负责。所需的材料与工匠,优先调配!”
“遵命!”李铁匠眼中满是兴奋。
离开火炮分厂,众人来到火枪分厂。厂房内,几名工匠正围着一支拆开的燧发枪,手中拿着图纸,低声讨论着什么。桌上摆放着各种零件,有枪管、枪机、枪托,还有几枚形状奇特的锥形弹。
“大王,这是我们正在研发的线膛燧发枪。”负责火枪研发的工匠头目张铁匠上前汇报,“我们在普通燧发枪的枪管内壁刻上了螺旋形膛线,同时设计了这种锥形弹。经过测试,线膛燧发枪的最大射程可达八百米,是普通燧发枪的两倍,精度也提升了五成。不过,锥形弹的制作难度较大,目前还无法大批量生产。”
王九击拿起一枚锥形弹,仔细观察着它的形状——弹头呈圆锥形,尾部有一个小小的凹坑,表面光滑而坚硬。他将锥形弹递给汤姆,问道:“汤姆先生,你觉得这种锥形弹的可行性如何?”
汤姆接过锥形弹,放在手中掂量了一下,点头道:“这种设计非常合理!锥形弹在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更小,配合线膛枪管的旋转作用,能大大提升射程与精度。不过,制作锥形弹需要更精密的模具与更优质的金属,我们可以从英国进口一些精密工具,同时改进铸造工艺,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实现大批量生产。”
王九击点点头,目光落在厂房角落的一台简易车床的:“周司长,立刻从锻铁厂调拨一批优质熟铁,专供火枪分厂制作线膛枪管与锥形弹。同时,让木工分厂加快枪托的制作,确保线膛燧发枪研发成功后,能立刻投入量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黑风寨主成帝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黑风寨主成帝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